北京今年冬天整体偏暖的原因可以从长期和短期两个维度综合分析:
一、长期气候背景(全球变暖影响)
-
全球变暖趋势
近年来,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北京作为内陆城市也受到波及。气象数据显示,北京近年冬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例如2015年1月平均气温比常年高1.6℃,部分时段甚至更高。
-
冬季降雪减少
与往年相比,北京今年冬季降雪量减少,仅11月29日出现入冬首场雪,且雪量偏薄。降雪减少导致地面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
二、短期气象因素
-
大气环流异常
2024-2025年冬季,北京受弱冷空气和暖气团交替控制,形成“回暖-降温”天气模式。例如,1月上旬受冷空气影响降温,但13日夜间北风增强后,受暖气团南下的下沉增温作用,气温反弹回升。
-
厄尔尼诺现象影响
2024年夏秋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关,导致冬季气温偏高。厄尔尼诺会改变大气环流模式,使北方地区冬季受暖湿气流影响增强。
-
城市热岛效应叠加
北京作为大城市,工业排放、建筑覆盖等导致城市热岛效应显著。冬季城市中心气温可高于周边郊区,进一步缓解了体感寒冷。
三、其他因素
-
取暖政策与活动变化 :传统取暖期提前至11月15日,但居民适应了较温暖的天气,减少了对厚羽绒服的依赖。
-
观测与感知差异 :部分市民因近年未经历严寒,对低温的感知能力下降,可能强化了“暖冬”的主观感受。
总结 :北京今年冬天不冷是全球变暖、大气环流异常及城市热岛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需注意,这种温暖趋势可能伴随极端天气事件,建议仍需关注气象预警做好防寒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