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宁夏水利工作围绕水资源分配、灌溉工作、项目建设等多方面展开,亮点包括出台水量分配方案保障各业用水、多个大型灌区开展春灌及现代化改造工程开工。具体计划如下:
- 水资源分配:出台《2025 年宁夏水量分配方案》,国家为宁夏黄河干流分配 64.4 亿立方米水量,较多年平均新增 1.39 亿立方米。1 亿立方米用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等工业园区,0.39 亿立方米用于贺兰山及沙漠锁边等生态敏感区域。2025 年取水总量严格控制在 74.38 亿立方米以内,各地区分配量为:银川市 22.17 亿立方米,石嘴山市 13.07 亿立方米,吴忠市 17.68 亿立方米,固原市 2.85 亿立方米,中卫市 14.07 亿立方米,宁东能源化工基地 3.05 亿立方米。从水源类型实现多元化配置,黄河干流地表水 64.40 亿立方米,支流地表水 1.71 亿立方米,地下水 6.27 亿立方米,非常规水 2.00 亿立方米。
- 灌溉工作:3 月 22 日宁夏引黄灌区春灌工作拉开帷幕,今年宁夏夏秋灌从 3 月 22 日开始,9 月 8 日结束,计划引黄河水总量 62.9 亿立方米,引黄灌区春灌工作主要分为农业灌溉和生态补水,除引水入田外,还将向重点湖泊湿地补水。3 月 31 日,宁夏七星渠拉开 2025 年灌域春灌序幕,2025 年七星渠的引水指标达 8.641 亿立方米,供水指标为 7.777 亿立方米。3 月 26 日,宁夏青铜峡河东灌区 2025 年春灌工作正式拉开帷幕,年引水指标 5.29 亿立方米(其中盐环定扬水 1.73 亿立方米)。
- 项目建设:已谋划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灌区改造、水生态修复、数字孪生水利六大类 310 个水利项目,年度计划投资 80 亿元以上。全力推进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七星渠现代化改造、红寺堡扬水支干渠支泵站改造、“互联网 + 城乡供水”等续建项目建成达效。推动青铜峡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总投资 73.84 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输配水工程、排水工程、基础设施改造和工程信息化。实施苋麻河、张湾等 5 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水雨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中宁喊叫水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清水河、苦水河等主要支流治理,盐池红山沟、西吉什字路河等中小河流及山洪沟治理。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19 条、新建淤地坝 12 座,提升改造、除险加固病险淤地坝 7 座,新修旱作梯田 4 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870 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 78.02%。加快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贺兰山东麓新建灌区,沙坡头、红寺堡灌区现代化改造,银川河东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重点河湖水生态保护修复,“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等储备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早立项、落地实施。
- 水网体系完善:作为西北第一个省级水网先导区,宁夏将全国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作为先行区建设和“四水四定”先行先试的重要抓手。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宁夏现代水网建设规划》,搭建“一河三山、三纵两横、两域四带”的水网布局;推进区市县水网协同融合,全面构建现代水网体系。狠抓项目建设,推进重大引调水工程、河道治理、灌区改造等项目。聚力数字赋能,建设数字孪生水网,建成数字孪生灌区试点,推动实现灌溉数字化管理,建成防洪“四预”体系和雨水情监测“三道防线”。 2025 年宁夏水利工作计划全面且系统,涵盖水资源分配、灌溉、项目建设和水网体系完善等多个关键领域,这些举措将有力保障宁夏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