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以特有物种青海湖裸鲤(湟鱼)为核心,鱼类资源独特且生态地位关键。湟鱼资源量已恢复至12.03万吨,占湖中鱼类总量的99.9%,同时湖区还栖息着少量其他鱼种及丰富的水生生物,共同构成高原“生命宝库”。
-
青海湖裸鲤(湟鱼)
作为青海湖的绝对优势物种,湟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具有洄游习性,春秋季迁移于深浅水区。其资源量从保护初期的濒危状态增长44倍,现达12.03万吨,成为鱼鸟共生生态系统的核心。 -
其他鱼类及水生生物
青海湖共有2科3属6种鱼类,除湟鱼外,还有极少量其他鱼种,但占比不足0.1%。湖区浮游生物、虾类等为湟鱼提供主要食物来源,支撑其生存繁衍。 -
生态保护成效
通过十年禁渔等举措,湟鱼种群显著恢复,从“濒危”降至“易危”等级。湖区还栖息着普氏原羚、雪豹等37种珍稀动物,生物多样性丰富。
青海湖的鱼类资源是高原生态的晴雨表,湟鱼的保护成果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能。未来需持续关注这一独特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