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里面有什么鱼虾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以特有物种青海湖裸鲤(湟鱼)为核心,鱼类资源独特且生态地位关键。湟鱼资源量已恢复至12.03万吨,占湖中鱼类总量的99.9%,同时湖区还栖息着少量其他鱼种及丰富的水生生物,共同构成高原“生命宝库”。

  1. 青海湖裸鲤(湟鱼)
    作为青海湖的绝对优势物种,湟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具有洄游习性,春秋季迁移于深浅水区。其资源量从保护初期的濒危状态增长44倍,现达12.03万吨,成为鱼鸟共生生态系统的核心。

  2. 其他鱼类及水生生物
    青海湖共有2科3属6种鱼类,除湟鱼外,还有极少量其他鱼种,但占比不足0.1%。湖区浮游生物、虾类等为湟鱼提供主要食物来源,支撑其生存繁衍。

  3. 生态保护成效
    通过十年禁渔等举措,湟鱼种群显著恢复,从“濒危”降至“易危”等级。湖区还栖息着普氏原羚、雪豹等37种珍稀动物,生物多样性丰富。

青海湖的鱼类资源是高原生态的晴雨表,湟鱼的保护成果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能。未来需持续关注这一独特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立夏后的养生知识

立夏后的养生知识 主要围绕顺应自然、调整作息、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 展开,这些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保持身体健康。 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天气逐渐变热,人体的新陈代谢也随之加快。此时,顺应自然 是养生的关键。应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以适应昼长夜短的季节变化。清晨的空气清新,适当的户外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午间小憩片刻,有助于恢复精力,缓解疲劳。 合理饮食 在立夏后尤为重要

健康知识 2025-04-15

立夏过后怎么养生有什么方法

立夏过后养生需顺应夏季阳气旺盛的特点,​​重点养护心脏​ ​,​​兼顾健脾祛湿​ ​,通过调整起居、饮食、运动与情志实现平和过渡。​​关键方法包括:晚睡早起保证午睡、增酸减苦清淡饮食、选择温和运动避免大汗、静养心神戒躁戒怒​ ​,具体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起居上,顺应昼长夜短规律,适当晚睡(不超23点)早起,利用午间小憩30分钟补足精力,避免空调直吹或贪凉睡地板损伤阳气。饮食遵循“增酸减苦”原则

健康知识 2025-04-15

芒种吴藕汀意思

关于吴藕汀《芒种》一诗的解读,结合诗意与节气背景,可概括为以下内容: 一、诗句解析 “熟梅天气豆生蛾” 芒种时节正值梅雨季节,潮湿天气促使豆类作物生出蛾虫,这是农作物生长周期中的自然现象,反映了节气对农事活动的直接影响。 “一见榴花感慨多” 突然看到石榴花盛开,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榴花绚烂的景象与梅雨时节的静谧形成对比,凸显季节更迭中生命的轮回与人生的短暂。 二、节气背景补充 芒种的双重含义

健康知识 2025-04-15

小寒释义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时段的开始 ‌,通常出现在公历1月5日至7日之间。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85°,‌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持续降低 ‌,北方地区进入“冰上走”的严寒期,南方则可能出现霜冻或湿冷天气。‌农事活动以防寒保墒为主 ‌,民间也形成饮食进补、锻炼御寒等习俗。 ‌气候特征:冷空气频繁,气温骤降 ‌ 小寒期间,东亚大槽势力增强,西北季风南下

健康知识 2025-04-15

广西这个季节种什么蔬菜好

根据广西的气候特点和种植季节,以下是适合当前种植的蔬菜推荐及种植要点: 一、春季播种蔬菜 空心菜 特点:耐热且易种植,适合南方高温环境,可多次采收。 种植要点:冬季育苗,移栽后保持湿润环境,可掐茎扦插繁殖。 苋菜 分类:红苋菜(红色汤水)和青苋菜,均适合南方种植,靠撒播或分株,可多次收获。 韭菜 特点:广西气温较高,适合新种植,分株繁殖,生长周期短,可每年多次采收。 小五叶豇豆 特点

健康知识 2025-04-15

广西南宁全年气温

广西南宁全年气温温暖湿润,夏长冬短,干湿季节分明 ,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1.6℃,极端高温可达40.4℃,极端低温仅-2.4℃。 季节特点 夏季(5-9月) :炎热潮湿,7-8月平均气温28℃左右,最高温常超35℃,降水集中,占全年80%,需防范台风和暴雨。 冬季(12-2月) :温和干燥,1月平均气温约13℃,偶有短暂低温,极少降雪,适合避寒。 春秋季(3-4月

健康知识 2025-04-15

广西南宁常年温度多少

广西南宁的年平均气温及温度变化特征如下: 一、年平均气温 南宁全年平均气温约为 20-27℃ ,具体范围在20.6℃至27.3℃之间。这一温度范围体现了其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温和特性,夏季炎热且雨量充沛,冬季相对温和干燥。 二、月平均气温分布 南宁各月平均气温差异显著,具体如下(2020-2022年数据): 1月 :12℃ - 17℃(冬季最冷月) 2月 :13℃ - 20℃ 3月 :15℃

健康知识 2025-04-15

南宁3月份还冷吗

南宁3月份的天气以"冷热交替、阴雨频繁"为特点,具体气候特征如下: 一、气温变化特点 阶段性升温与降温并存 回暖期 :2月下旬至3月3日,受西南暖低压影响,气温逐渐回升,3月2日至3日最高气温可达30℃左右,出现"回南天"般的潮湿天气。 降温期 :3月3日强冷空气南下,气温骤降,3月5日最低气温降至11℃,随后进入阴雨天气,日平均气温波动在14℃至20℃之间。 昼夜温差较大

健康知识 2025-04-15

广西南宁4月卖什么水果

广西南宁4月主要水果有: 枇杷 :南宁市场上的枇杷主要产自云南,价格稍贵,但个大又甜,本地枇杷价格相对较低。枇杷有润肺、止咳、止渴的功效,是春季受欢迎的水果之一。 三月李 :三月李是广西特产,酸酸甜甜,营养丰富,生津开胃,促消化。虽然刚上市价格略高,但随着后续大量上市,价格会有所下降。 柠檬 :南宁西乡塘区和玉林北流市是柠檬的主要产地,以香水柠檬闻名,口感独特,香味浓郁。 释迦果

健康知识 2025-04-15

南宁3月份有啥水果

​​南宁3月份的时令水果以酸甜开胃的早春品种为主,其中三月李、枇杷、桑葚、杨梅和沃柑是当季亮点​ ​,既有本地特色品种,也有少量外地提前上市的尝鲜选择。这些水果不仅风味独特,还富含营养,是春季养生的好帮手。 三月李是南宁3月最具代表性的水果之一,虽然本地品种需等到5月才大量上市,但云南产的三月李已抢先亮相。这种青白色的小果子酸味突出,搭配辣椒盐做成酸嘢,是广西人最爱的街头小吃

健康知识 2025-04-15

青海湖为什么只有一种鱼

青海湖只有一种鱼,学名为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其形成是多种生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原因如下: 一、生态环境因素 高盐高碱高寒环境 青海湖作为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具有“三高”特征(高寒、高盐、高碱),导致水体贫瘠,其他鱼类难以适应这种极端环境。盐度过高会抑制大多数鱼类的生存与繁殖,而低温则延长了生物的发育周期。 水体水量减少 20世纪中叶以来

健康知识 2025-04-15

青海湖的鱼为什么都在岸边

青海湖的鱼(特指湟鱼)在特定季节聚集在岸边的现象,主要由其繁殖行为驱动。以下是具体原因及相关生态现象的解析: 一、洄游产卵的生物学需求 繁殖环境选择 青海湖湟鱼属于溯河产卵鱼类,每年6月初至8月中旬会沿着黄河、沙柳河、布哈河等流入青海湖的河流逆流而上,进入淡水环境产卵繁殖。这种行为是湟鱼繁殖周期中的关键环节,确保了卵能在适合的生态环境中发育。 繁殖行为特征 群体聚集 :成群湟鱼在岸边集结

健康知识 2025-04-15

青海湖是咸水湖为什么还有鱼

青海湖是咸水湖,但并非所有的咸水湖都不适合鱼类生存。青海湖的盐度相对较低,且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营养物质,为鱼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1. 盐度相对较低 青海湖的盐度约为12.4克/升,虽然属于咸水湖,但远低于一般海水的盐度(约35克/升)。这种相对较低的盐度使得一些适应高盐环境的鱼类,如青海湖裸鱼(Gymnocypris przewalskii),能够在湖中生存和繁衍。 2.

健康知识 2025-04-15

贝壳内海鲜有哪些

牡蛎、扇贝、蛤蜊等 贝壳类海鲜种类繁多,以下是常见的可食用种类及特点的整理: 一、常见可食用贝壳类海鲜 牡蛎 别称:生蚝、蛎黄、蚝白等,富含锌、铁、牛磺酸等矿物质,可生吃、蒸煮或烧烤。 扇贝 肉质细腻,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适合煮、蒸、烤或生吃。 蛤蜊 分布广泛,肉质鲜美,可炖汤或炒菜,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海鲜。 文蛤 又称蛤蜊,肉质鲜嫩,适合清蒸或辣炒,是重要的食用贝类。 蛏子 肉质紧实,有缢蛏

健康知识 2025-04-15

青海湖有没有鱼类

青海湖不仅有鱼类,而且种类丰富,其代表性鱼类包括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和多种高原鳅类。湟鱼是青海湖的特有珍稀物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湖中最具经济和生态价值的鱼类。还有硬刺高原鳅、斯氏高原鳅、梭形高原鳅和隆头高原鳅等高原鳅类,它们体型较小,主要分布于入湖河流和湖区浅水区。 青海湖的鱼类种类虽然不多,但它们适应了高寒、高盐、高碱的独特环境,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健康知识 2025-04-15

青色的贝壳海鲜叫什么

翡翠贻贝 青色的贝壳海鲜叫做 翡翠贻贝 ,也被称为青口贝或淡菜。这种贝类主要生活在海滨的岩石上,肉质鲜美且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锰、锌、硒、碘等多种营养素。翡翠贻贝的壳表呈翠绿色,光滑并具光泽,壳内面具有珍珠光泽。在北方地区,青口贝还被称为海虹,而在港澳地区则称之为青口

健康知识 2025-04-15

青海湖有鱼吗 可以吃吗

青海湖确实有鱼类分布,但关于是否可以吃需要结合保护现状和食用规范来回答: 一、青海湖的鱼类资源 主要鱼类 青海湖以青海裸鲤(俗称湟鱼)为特色,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捕捞和食用。还有硬刺高原鳅、斯氏高原鳅等7种土著鱼类。 保护现状 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湟鱼数量锐减,因此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相关法律法规禁止捕捞和交易。 二、食用规定与建议 禁止捕捞与食用 目前青海湖的湟鱼因保护需要禁捕

健康知识 2025-04-15

今年河南旱情还要持续多久

根据2024年河南旱情发展情况,结合气象监测和官方通报,旱情持续时间可总结如下: 一、当前旱情严重程度 气象干旱等级 截至2024年6月21日,河南省16个地市(安阳、鹤壁等)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到重旱等级以上气象干旱,已持续10天。其中,郑州、开封等10个地市干旱天数超过70天。 受影响范围 旱情覆盖河南中部、北部及南部,包括郑州、洛阳、信阳等主要城市,以及南阳、平顶山等偏远地区。 二

健康知识 2025-04-15

1942河南旱灾死亡人数

1942年河南旱灾是人类历史上最惨重的饥荒之一,‌约300万人直接死于饥饿与疾病 ‌,灾难背后是‌持续干旱、黄河决堤、战争征粮、蝗灾肆虐与政府失责 ‌多重因素交织的恶果。这场灾难将中原大地推向炼狱,更暴露出天灾面前社会机制的全面崩溃。 一、触目惊心的死亡数据 饥荒导致河南人口在四年间锐减近600万,其中明确因饥饿死亡人数超过300万。灾区每日死亡人数以万计算,部分村庄甚至出现整户灭绝的惨状

健康知识 2025-04-15

河南旱灾最新情况

​​河南当前旱灾形势严峻,多地小麦面临绝产风险,政府紧急启动抗旱浇麦行动​ ​。截至4月13日,全省44%气象站点达干旱标准,信阳、周口等地麦田大面积干枯,部分农户被迫改种花生。​​关键应对措施​ ​包括4月15日前完成孕穗水普浇、调动1549万亩次灌溉资源,并启用人工增雨和应急水源井。 ​​旱情现状与影响​ ​:自春节后持续无有效降水,土壤墒情快速流失,小麦孕穗期水分不足导致穗抽不起、植株矮化

健康知识 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