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第一潮汐表是当地渔民、航海者和赶海爱好者必备的实用工具,可精准预测每日潮汐时间、高度及潮况类型(如活汛/死汛)。其核心数据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提供,涵盖东引、马尾港、北猫山等关键区域,关键亮点包括:涨退潮时间精确至分钟、潮高数值动态更新、特殊气象因素提醒(如台风寒潮),帮助用户安全规划出海、赶海或港口作业。
-
潮汐表的核心要素
福州市潮汐表通常包含干潮(最低水位)、满潮(最高水位)的时间与高度,例如马尾港2025年3日数据显示:05:36干潮0.7米,11:05满潮4.9米。潮况分为活汛(大潮、中潮,适合赶海)和死汛(小潮、微潮,活动受限),如竹屿区域大潮时潮差可达6米以上。 -
如何快速计算潮汐时间
福州潮汐遵循半日潮规律,每日推迟约50分钟。简易算法:农历初一到十五,日期×0.8为高潮时间(如初六≈4:48);农历十六到三十,(日期-15)×0.8为高潮时间(如二十八≈10:24)。低潮时间为高潮±6小时12分。 -
特殊场景应用提示
- 赶海:选择活汛日,干潮前2小时抵达(如11:05干潮则9:05下滩),满潮前需撤离。
- 航运:马尾港等需参考满潮高度(如6.7米)确保航道通行安全。
- 气象影响:潮汐表数据为天文潮位,实际需叠加台风、大风浪等临时增减水变化。
-
数据可靠性验证
若不同区域潮汐表存在差异(如东引与北猫山潮高不同),应以目标地实测数据为准,并优先采用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发布的年度更新版本。
使用潮汐表时务必结合实时天气,避免在极端气象条件下冒险。建议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最新数据,确保活动安全性与计划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