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3月19日,黄河内蒙古段已顺利实现全线开河,标志着2024-2025年度防凌工作圆满结束。以下是具体进展的
一、开河时间与进度
-
全线开通时间
2025年3月19日14时,黄河内蒙古段封冻河段全线开通,历时113天,较常年偏早4-6天。
-
阶段性成果
-
2月17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双河镇黄河村四组(三盛公枢纽下43km)成为内蒙古段首封点,累计开河130km。
-
3月5日,开河长度增至135.3km,剩余封河长度593.1km。
-
3月16日,托克托县段主槽开通,但上游河段尚未完全解冻。
-
二、防凌工作特点
-
时间特点
-
首凌时间较常年偏晚11天,首封时间偏晚11天,但开河日期偏早6天。
-
2025年凌汛期提前结束,较常年缩短163km封冻长度。
-
-
流量与安全
-
开河流量小,凌峰流量仅约500立方米/秒,未出现大面积堆冰现象。
-
全河段无流凌,但需持续关注下游汛期防凌压力。
-
三、保障措施
-
技术手段
-
29处水位视频监测设备与卫星遥感结合,实时分析冰情变化。
-
3月19日前后,全线开通前完成重点险工险段巡查和应急物资准备。
-
-
部门联动
-
自治区政府组织应急、水利、气象等部门联合巡查,保障开河安全。
-
黄河水利委员会派出工作组现场督导,确保责任落实。
-
四、后续影响
-
防凌总结 :2024-2025年度防凌工作提前结束,但需警惕2025年汛期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影响。
-
生态与经济 :凌汛期缩短有利于减少冰凌对河道的破坏,保障沿岸农业灌溉和生态安全。
以上信息综合自内蒙古水利厅、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地方媒体报道,确保了数据的权威性和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