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具体信息如下:
一、公历时间范围
冬至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 12月21日至23日 之间,具体日期可能因年份和时区略有差异。
二、天文特征
-
太阳直射点
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
昼夜变化
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白昼开始变长,进入数九寒天的起始阶段。
三、文化内涵与习俗
-
自然与人文意义
冬至既是自然节气点(标志着冬季开始、阳气回升),也是传统节日,兼具祭祀祖先、神灵的宗教意义和祈求丰收、平安的民俗功能。
-
地域性饮食习俗
-
北方地区以吃饺子为主,象征“一天长一线”;
-
南方多食汤圆或糯米饭,寓意团圆和温暖。
-
四、历史地位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节气,最早见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在夏历中曾作为岁首使用,后因历法改革与正月分离。
冬至是公历12月21-23日,兼具天文现象与人文意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