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的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综合了不同文献的描述:
一、幼苗期(种子萌发至分蘖)
-
种子萌发
谷子种子在15-25℃、含水量30%-35%的条件下萌发,吸水后体积膨胀破裂外壳,形成初生根(20-30cm深)和侧根。
-
分蘖形成
出苗后4-5片叶时开始分蘖,分蘖性品种可达10个以上,次生根(60-90条)深入土壤100cm以上。
二、拔节期
-
茎秆生长
茎秆伸长至150cm,节间加粗,基部4-8节密集,分蘖节开始形成。
-
抗逆性
此期根系发育达第一个高峰,抗旱性最强,适宜低温干旱环境。
三、孕穗期
-
穗部发育
从拔节至抽穗(约25-28天),茎秆增粗完成,叶片全部长出,积累干物质达全株总重的50%-70%,次生根增至60-90条。
-
分蘖终止
分蘖基本停止,幼穗分化形成,为抽穗做准备。
四、抽穗期
-
穗部抽出
幼穗从叶鞘中抽出,呈淡黄色,圆锥花序继续伸长,为授粉受精奠定基础。
-
授粉受精
雄蕊与雌蕊完成授粉,谷粒开始灌浆,籽粒变硬变白。
五、成熟期
-
籽粒灌浆
干物质积累达最大值,籽粒饱满,米粒与颖壳分离,背部仍呈绿色。
-
品质形成
米粒水分减少,干物重稳定,抗破碎性增强,为收获奠定基础。
六、收获期
-
适时收割
米粒完全成熟后(干重达定值),需及时收割,避免过度成熟导致籽粒脱落或品质下降。
关键影响因素
-
环境条件 :温度(15-30℃)、水分(土壤含水量18%左右)、光照对发芽、分蘖和灌浆期影响显著。
-
品种特性 :分蘖能力、抗逆性、成熟期长短因品种而异,需根据种植目标选择合适品种。
-
管理措施 :合理施肥、灌溉、除草及病虫害防治可促进健康生长。
以上阶段需结合农业实践进行精细管理,以确保谷子高产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