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疆天山山脉西部
伊犁河谷地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具体信息如下:
一、地理位置
-
自然坐标
东经80°09′-84°56′,北纬42°14′-44°50′,东西长360公里,南北最宽处275公里,总面积5.64万平方公里。
-
行政区划
包括伊宁市、伊宁县、奎屯县、尼勒克县、新源县、巩留县、特克斯县、昭苏县、察布查尔县、霍城县,以及兵团农四师和21个团场。
-
周边地理
-
西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是古丝绸之路北道要冲。
-
东接塔城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连阿克苏地区的拜城、温宿县。
-
二、地形特征
-
地貌 :呈三角形向西敞开的喇叭形谷地,由伊犁河及其支流冲积形成,南部为昭苏-特克斯盆地。
-
三山夹两谷 :北面是西北-东南走向的科古琴山、婆罗科努山,南面是北东-南西走向的哈克他乌山、那拉提山,中部有乌孙山、阿吾拉勒山。
三、气候条件
-
气候类型 :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4℃,年均降水量245毫米。
-
气候优势 :受大西洋湿润水汽影响,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农业、牧业发展。
四、资源与战略意义
-
自然资源 :森林覆盖180万公顷,天然草场超2000万公顷,是新疆重要的能源、矿产富集区。
-
战略地位 :古丝绸之路北道枢纽,新疆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兼具经济、交通和军事价值。
五、历史背景
- 历史意义 :曾为清朝政府用900万卢布赎回,是左宗棠“抬棺也要收复”的战略要地。
伊犁河谷是新疆西北部兼具自然与人文价值的区域,其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及战略意义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