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血汤的组成配方因具体方剂存在差异,需根据其来源和主治进行区分:
一、宋代名方滋血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赤石脂(火煅红)、海螵蛸(去壳)、侧柏叶(去枝),各五两
主治 :妇人劳伤过度导致冲任气虚,不能制约经血,引发崩中(如暴下、下鲜血、下瘀血)、淋沥不断、形瘦气弱、倦怠困乏等症
用法 :细末内服,每服6克,热饭饮调,一日三服
二、马鞭草荆芥穗滋血汤(《御药院方》)
组成 :马鞭草、荆芥穗各四两;牡丹皮一两,赤芍药、枳壳(麸炒)、肉桂(去粗皮)、当归(去苗炒)、川芎各二两
主治 :血热气虚型经闭,表现为经涩滞不通、肢体麻木、肌热生疮、浑身痛倦,可能发展为劳瘵
用法 :粗散煎服,每12克加乌梅1个,水二盏,煎一盏去渣,空腹食前,日四至五次,需半月或一月见效
三、其他版本差异
-
人参、黄芪版本 :包含人参、黄芪、熟地等补气补血药,适用于脾胃虚弱型经血不足
-
党参、阿胶版本 :含党参、阿胶等,强调滋阴补血,用于血海久冷型月经不调
-
加减变化 :如加麦冬、酸枣仁养阴,或配伍半夏曲、陈皮化痰,针对不同兼证调整
四、注意事项
-
辨证施治 :需根据体质(气虚、血热、血虚等)选择合适方剂,不可盲目使用
-
现代应用 :部分配方被用于贫血、卵巢功能异常等,但需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明确诊断
建议临床使用时咨询中医师,根据具体症状调整剂量和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