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住宅建筑日照时间计算中, 冬至日 是更为严格的标准日,而大寒日主要用于辅助判断光照条件。具体区别如下:
一、日照标准日的选择依据
-
冬至日
因为冬至日太阳高度角最低,全年日照时间最短,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采光效果。我国现行规范以冬至日作为住宅日照的最低标准日,要求大部分地区的住宅底层需满足 1小时以上 的日照时间。
-
大寒日
大寒日是二十四节气中气温最低的一天,但日照时间并非最短(实际最短为冬至日)。其作为标准日的初衷是考虑到低温天气对室内采光舒适度的影响,但实际执行中,大寒日的日照标准已逐渐被冬至日取代。
二、不同地区的差异
-
一线城市 :可能因建筑密度高、地形复杂等因素,冬至日达标难度更大,实际执行中可能采用其他方式补偿。
-
普通住宅 :普遍以冬至日1小时标准为主,大寒日多作为辅助参考。
-
特殊建筑 (如幼儿园、医院):对日照要求更高,通常以冬至日不低于2小时。
三、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
日照计算时段
有效日照时间通常取 8:00-16:00 ,而非简单的9:00-15:00。
-
建筑间距影响
楼间距不足会导致相邻建筑日照时间被遮挡,需通过规划调整满足标准。
-
局部遮挡问题
高层住宅或特殊楼栋布局可能使实际日照时间不连续,需结合具体地形分析。
四、补充说明
虽然大寒日不是日照时间最短的一天,但其作为寒冷天气的代表,确保了在全年中最冷的时段也能获得足够光照。若冬至日达标,则其他时间段的日照通常也能满足基本需求。
判断住宅日照是否达标,应以冬至日1小时标准为主,大寒日可作为辅助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