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日各纬度白昼时长差异显著,具体规律如下:
一、全球范围的变化规律
-
赤道地区
夏至日与冬至日白昼时间均为12小时,昼夜等长。
-
中纬度地区
随纬度升高,白昼时间逐渐延长。例如:
-
北纬20°:夏至日13小时13分,冬至日10小时47分,相差2小时26分;
-
北纬40°:夏至日14小时51分,冬至日9小时09分,相差5小时42分;
-
北纬60°:夏至日18小时29分,冬至日5小时31分,相差12小时58分。
-
-
高纬度地区
-
北纬66°34′及以上:夏至日白昼达24小时,进入极昼现象;
-
北极圈(66°34′N):全年白昼均为24小时。
-
二、中国典型地区的白昼时长
-
最南端
- 海口市(北纬19°):夏至日白昼13小时27分。
-
中部地区
- 杭州市(北纬30°):夏至日白昼14小时6分,与冬至日相差约1小时。
-
北部地区
- 漠河市(北纬53°):夏至日白昼17小时,是北半球白昼最长地区。
-
首都北京
- 北纬40°:夏至日白昼14小时51分,日出5:21,日落19:29。
三、特殊说明
-
极地地区 :北极圈以北全年24小时白昼,南极圈以南全年24小时黑夜。
-
日照时长误区 :夏至日白昼时间并非夏季的一半。例如北京夏至日白昼14小时51分,占全年日照时数(约1600小时)的9.1%,并非50%。
夏至日白昼时长由赤道向两极递增,极圈内呈现极昼现象,且越往北白昼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