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日全球不同纬度的昼夜长短具有以下特征:
一、极圈以内地区
-
北极圈以北(≥66°34′N)
实现极昼现象,全天24小时不落。
- 例如:漠河(北纬约53°):夏至日白昼17小时以上,黑夜不足5小时。
-
南极圈以内(≥66°34′S)
实现极夜现象,全天24小时不见太阳。
二、中纬度地区
-
回归线至极圈(23°26′N至66°34′N)
白昼时间随纬度增加而显著增长,且全年昼夜长短变化明显。
-
例如:
-
海口市(北纬约19°):夏至日白昼13小时20分,冬至日约9小时;
-
北京(北纬约40°):夏至日白昼15小时1分,冬至日约9小时50分;
-
哈尔滨(北纬约45°):夏至日白昼16小时25分,冬至日约10小时35分。
-
-
-
昼夜时长差计算公式
纬度每增加1°,白昼增加约4分钟。
- 例如:北纬30°(杭州)比北纬20°(南京)白昼长4小时24分。
三、低纬度地区
-
赤道(0°)
全年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
总结
-
极地地区 :极昼(24小时)或极夜(0小时);
-
中纬度地区 :白昼逐渐增长,南北差异显著;
-
低纬度地区 :全年昼夜等长。
这些规律由地球自转轴倾斜和公转轨道共同作用形成,体现了地球运动对自然现象的精妙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