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特征与历史命名
贵州被称为“黔”或“贵”的名称由来,主要与地理特征、历史沿革及文化因素相关,具体分析如下:
一、名称来源的两种主要说法
-
以“黔中”得名
战国末期,楚国在今四川、贵州边境设立“黔中郡”,这是贵州历史上最早出现“黔”字的地方行政名称。该名称源于楚国对这一区域的地理认知,可能与当地少数民族的黑色服饰或头饰有关。
-
以“贵山”得名
部分观点认为贵州因境内的贵山而得名。贵山是贵阳城内的主山(黔灵山),其山势雄伟,形似贵公子,故有“贵人峰”或“贵人山”的雅称。
二、简称“贵”的由来
贵州简称“贵”直接取自全称“贵州省”的首字,这一简称具有以下特点:
-
对应性 :与全称中的“贵”字完全对应;
-
简洁性 :作为省份名称的缩写,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三、简称“黔”的由来
-
文化象征
“黔”在古代文献中多指黑色,如《说文解字》中“黔”表示“黎”,即黑色,也指黎民百姓。贵州多民族聚居,古代少数民族常以黑色头巾为服饰特征,楚国可能因此用“黔”代指当地居民。
-
历史沿革
楚国设立“黔中”后,“黔”逐渐演变为对整个区域的称呼,与“贵州”形成对应关系。
四、补充说明
-
其他说法 :包括“宋太祖口误”“罗氏鬼国”等,但均缺乏确凿史料支持,可排除。
-
文化内涵 :贵州简称“黔”“贵”既体现了对地理特征(如多山、物资匮乏)的认知,也蕴含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贵州的名称是历史与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地理标识的成分,也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