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水系发达,河流数量庞大,根据最新数据统计共有2900多条河流,以清水江、舞阳河、都柳江三大干流为核心,分属长江与珠江水系,年均径流量超过192亿立方米,是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
-
河流数量与分布:黔东南州河流密度极高,2900余条河流呈树枝状分布,其中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达225条。苗岭以北的清水江、舞阳河属长江水系,以南的都柳江属珠江水系,形成“一山分两水”的独特格局。
-
三大主干河流特征:
- 清水江:州内最长河流,流经9县市,河道长376公里,流域面积14769平方公里,最终注入湖南沅江。
- 舞阳河:以风光秀丽著称,流经4县,州内河道长166公里,流域面积5106平方公里。
- 都柳江:珠江水系重要支流,流经榕江、从江两县,州内河道长141公里,流域面积8802平方公里。
-
水文价值与生态意义:河流天然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达322万千瓦。黔东南州通过河长制、跨区域协作等措施,水质长期位居全国前列,2022年地表水质量排名全国第二。
黔东南州的河流网络不仅是当地水资源与能源的保障,更是维系长江、珠江中下游生态安全的关键。保护这一“绿色水塔”,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