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贝母骗老人是真的吗

藏贝母骗老人的情况确实存在,且手法多样。

骗局手法

  1. 冒充专家:犯罪团伙常冒充中医养生专家,通过举办免费的健康讲座或义诊活动,吸引老年人参与。
  2. 夸大功效:在讲座中,他们会夸大藏贝母等保健品的功效,声称其能治百病,甚至包治百病。
  3. 高价销售:将成本低廉的贝母包装成高档保健品,以远高于市场价的价格销售给老年人。
  4. 赠送礼品:通过赠送小礼品、免费体验等方式,增加老年人的信任感,诱导其购买保健品。
  5. 返还红包:以全额返还红包等方式,诱骗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的产品。

案例分析

  • 案例一:在石家庄,一个犯罪团伙冒充专家,伪造虚假体检报告,声称藏贝母能抑制肿瘤,以此骗取老年人钱财。
  • 案例二:在邯郸市肥乡区,一个门市以健康讲座的方式宣称藏贝母包治百病,引诱老年人购买,货值金额达130余万元。
  • 案例三:在五莲县,一个团伙以免费体验“波灸仪”为名,向老年人高价推销假冒的藏贝母,批发价30元每斤的贝母卖到1000元。

警方提示

  1. 警惕免费活动:不要轻易相信以免费、赠品为名的推销活动。
  2. 理性消费:不要盲目听信所谓专家的夸张宣传,更不要相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3. 子女关心:子女应多关心老人,及时发现和制止老人购买可疑保健品的行为。
  4. 及时报警:发现被骗后,应立即报警,以便警方及时采取措施,挽回损失。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藏贝母骗老人的情况确实存在,且手法多样,老年人及其家属应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凤庆县气候特征

​​凤庆县气候特征​ ​:作为云南省临沧市的“恒春之都”,凤庆县以​​低纬高原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为核心特征,​​年平均气温16.5~17.1℃​ ​,​​四季如春​ ​,​​干湿季分明​ ​,立体气候显著,兼具“避寒避暑胜地”与“天然氧吧”的生态优势,是宜居康养的理想之地。 ​​温和的立体气候​ ​:受地形高差悬殊影响(海拔919~3098米),凤庆县形成显著的垂直气候带,低海拔区域温暖湿润

健康知识 2025-04-14

中国四季气温

中国四季气温特征受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和地形等因素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一、四季划分标准 候温划分 夏季 :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22℃ 冬季 :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10℃ 春秋两季 :介于10℃-22℃之间 这种划分方法更科学,能准确反映气温变化趋势,但各地实际感受可能因湿度、日照等因素差异较大 。 天文划分 以春分(3月20/21日)、夏至(6月21/22日)

健康知识 2025-04-14

一年四季气候特点

以下是四季气候特点的总结,综合了不同地区和气候类型的特征: 一、春季气候特点 气温回升 :由冬转暖,但天气多变,常出现“乍暖乍冷”现象。 降水增加 :雨量渐多,但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春旱与暴雨并存。 植物复苏 :万物生长,花卉盛开,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多风干燥 :空气湿度较低,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二、夏季气候特点 高温炎热 :气温高且日晒强烈,部分地区出现闷热天气。 降水集中

健康知识 2025-04-14

二十四节气与农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独特历法系统,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悠久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更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二十四节气通过精准反映季节变化、物候现象和气候变化,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了农作物的适时种植和收获。 二十四节气精准反映了季节变化。 一年被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大约相隔15天,从立春开始,到大寒结束,完整地描述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循环

健康知识 2025-04-14

24节气每个蕴含的智慧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们不仅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的变化,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智慧。以下是每个节气蕴含的智慧: 春季 立春 :新的开始,万物复苏。启示人们面对困难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雨水 :持续努力,春耕的开始。提醒人们持之以恒地努力。 惊蛰 :唤醒希望,春回大地。激励人们保持希望,迎接每一个新的开始。 春分 :平衡与和谐,昼夜均分。启示人们在生活中寻求平衡。 清明

健康知识 2025-04-14

24节气的农耕指导意义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瑰宝,其农耕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事活动安排 种植与收获时间 节气为农作物种植和收获提供精准时间节点。例如,立春标志着春季开始,是播种黄金期;谷雨前后适合种植瓜豆类作物;立秋则提示收获期来临。 田间管理 不同节气对应不同气候条件,指导农民调整灌溉、施肥等管理措施。如春分、秋分昼夜平分,需关注土壤湿度和养分补充。 二、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因时制宜

健康知识 2025-04-14

2025年4月有几个节气

2025年4月共有‌2个节气 ‌,分别是‌清明(4月4日) ‌和‌谷雨(4月20日) ‌。这两个节气标志着春季气候的转折点,‌清明侧重气温回暖与祭扫传统 ‌,‌谷雨则象征雨水增多与农耕关键期 ‌,共同推动自然与人文活动的变化。 清明是春季第五个节气,通常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昼夜温差缩小,北方大部分地区进入“柳绿花红”的仲春阶段,南方则多阴雨天气。传统习俗包括扫墓祭祖

健康知识 2025-04-14

2025年24个节气分别是什么时间

2025年24个节气的时间 改用对话直接回答 3 个参考来源 复制 下载 分享 2025 年 24 个节气的具体时间如下 :立春是 2 月 3 日 22:10:26;雨水是 2 月 18 日 18:06:31;惊蛰是 3 月 5 日 16:07:15;春分是 3 月 20 日 17:01:27;清明是 4 月 4 日 20:48:34;谷雨是 4 月 20 日 3:55:58;立夏是 5 月 5

健康知识 2025-04-14
2025年24个节气分别是什么时间

四川种小麦还是水稻

四川省的农作物种植以水稻和小麦为主,呈现双季种植格局,具体特点如下: 一、种植结构特点 双季种植体系 四川实行水稻和小麦双季种植,水稻主要种植于夏季,小麦则集中在秋冬季节,两者各占粮食总产的一半左右。这种种植模式充分利用了四川丰富的水热资源,保障了粮食安全。 品种数量与分布 截至2024年,四川已审定水稻品种459个、小麦品种69个,均居长江上游地区前列。其中,新品种审定数量近年显著增加

健康知识 2025-04-14

四川水稻一年几熟

1年2熟 四川水稻的熟制主要受气候条件、种植类型和管理水平影响,具体可分为以下情况: 一、熟制类型 一年两熟为主 四川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水稻生长,通常实现一年两熟。早稻种植于6月下旬至7月,晚稻于10月下旬至11月收获。 部分地区一年三熟 在气候条件更优越、管理精细的局部区域(如达州等地),通过品种改良和精细管理,可实现一年三熟。 二、生育期划分(以一年两熟为例) 早稻

健康知识 2025-04-14

护肝花的作用与功效

​​护肝花(又称护肝草、紫龙胆花)是一种天然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退黄化湿、活血化瘀等核心功效,尤其擅长改善肝功能、缓解肝火旺盛及肝炎症状​ ​。其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多糖类能增强肝脏解毒能力,促进胆汁分泌,同时抗氧化特性可延缓肝细胞损伤。日常通过泡茶、炖汤等方式食用,适合熬夜、饮酒或肝病患者辅助调理,但孕妇及体寒者需慎用。 ​​保肝解毒​ ​:护肝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提升肝细胞抗氧化能力

健康知识 2025-04-14

护肝中草药

护肝中草药介绍 改用对话直接回答 8 个参考来源 复制 下载 分享 有多种中草药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像丹参能活血化瘀,柴胡可疏肝解郁,五味子能收敛固涩,枸杞能滋补肝肾,金银花能清热解毒等。它们通过不同机制,如排毒、修复受损细胞、促进血液循环等,维护肝脏正常功能。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 丹参 :它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作用。能改善肝脏血液循环,减轻肝脏炎症,可用于治疗肝炎、脂肪肝等疾病 。 ​

健康知识 2025-04-14
护肝中草药

护肝花中药别名

护肝花中药别名 是许多人在寻找护肝中药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护肝花的中药别名主要包括田基黄、斑鸠窝、地耳草和七寸金等 。这些别名不仅在传统中药学中被广泛使用,而且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也被证实具有显著的护肝作用。以下是对护肝花中药别名的详细解释和其护肝功效的展开论述。 1.田基黄:田基黄是护肝花最常见的别名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它在传统中药中被用于治疗各种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

健康知识 2025-04-14

香菜另一种叫法

​​香菜最广为人知的别称是“芫荽”(读音:yán sui),这一名称源自《本草纲目》并被《中国植物志》列为正式学名​ ​,此外还有“胡荽”“盐荽”“香荽”等历史悠久的别名,广东地区则习惯称其为“芜茜”。其独特香气和两极分化的口碑,使其成为饮食文化中极具话题性的存在。 ​​学名与历史渊源​ ​ 芫荽原产地中海及中亚地区,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中原,早期因外来属性得名“胡荽”(类似“胡瓜”)

健康知识 2025-04-14

重庆香菜叫法

重庆对香菜的叫法存在地区差异,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主流叫法 芫荽 重庆大部分地区(包括农村)仍保留古称“芫荽”,该名称有文献记载,且发音为“yán suī”。例如,四川老一辈人用“盐须”指代香菜,实为方言对“芫荽”的简称。 盐须 部分农村地区将香菜称为“盐须”,可能与烹饪用途相关(如盐渍或提鲜)。 二、其他相关名称 胡荽 :古代文献中对香菜的称呼,后演变为“芫荽”。 盐荽

健康知识 2025-04-14

香菜广东叫法

在广东,香菜通常被称为“元西 ”或“盐西 ”。粤语中香菜的叫法也是“芫荽 ”。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健康知识 2025-04-14

香菜的叫法大全

香菜不仅是厨房必备的调味品,更因地域文化差异衍生出丰富多样的叫法,如芫荽、盐碎、言西等,这些名称背后隐藏着有趣的方言特色和饮食文化。 学名与常见别称 香菜的学名为“芫荽”(Coriandrum sativum Linn.),属于伞形科植物。在北方多称“芫荽”或“胡荽”,而广东地区常叫“言西”“盐丝”,四川等地则习惯称“盐碎”,陕西部分方言中还有“yansui”的叫法。 方言与地域特色

健康知识 2025-04-14

香菜的湖南叫法

香菜在湖南被称为"芫荽"。 在湖南地区,香菜通常被称为"芫荽",这种叫法与香菜的植物学名称Coriandrum sativum有关。以下是关于香菜湖南叫法的详细解释: 植物学名称的影响 :香菜的植物学名称是Coriandrum sativum,其中"Coriandrum"在拉丁语中意为"香菜"。在中文中,"芫荽"是对该植物学名称的音译,因此湖南地区通常使用"芫荽"来称呼香菜。 地方语言的差异

健康知识 2025-04-14

四川人把香菜叫什么

四川人把香菜称为“盐须”。 1. 四川方言中的香菜 香菜,在四川话中读作“盐须”,这种叫法源于其特殊的芳香气味和外形特征。在四川地区,香菜常被用作调味料,增添菜肴的香气。 2. 香菜的历史与文化 香菜,学名芫荽,原产于西亚和地中海地区,后传入中国。四川作为美食大省,香菜在川菜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在凉拌菜、火锅和酸菜豆花等传统美食中不可或缺。 3. 香菜的食用价值 香菜不仅味道独特,还富含挥发油

健康知识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