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对2030年攻克乙肝的目标持谨慎乐观态度,核心在于通过疫苗普及、诊断率提升和新型药物研发实现“功能性治愈”(即病毒控制且无需持续治疗),但彻底清除病毒仍面临挑战。
-
全球公共卫生目标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消灭乙肝”并非指完全消除病毒,而是将新发感染率降低90%、死亡率降低65%,同时提高诊断率和治疗率至80%以上。这一目标依赖大规模疫苗接种(如新生儿乙肝疫苗覆盖)和早期干预。 -
治疗进展与功能性治愈
当前抗病毒药物(如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肝硬化和肝癌风险。科研聚焦于新型疗法,如基因编辑、免疫调节药物,未来可能实现部分患者的“功能性治愈”,但全面攻克仍需时间验证。 -
现实挑战与差距
中低收入国家诊断率不足、医疗资源匮乏是主要障碍。部分专家认为,2030年仅高收入国家可能接近目标,而全球范围彻底消除乙肝需更长期努力,尤其需解决疫苗可及性和患者教育问题。
尽管完全攻克乙肝的难度较大,但国际协作与科技进步正推动阶段性目标实现。患者应坚持规范治疗,并关注权威医疗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