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耙耙柑种植最集中的地区是眉山市和蒲江县,其中眉山丹棱县被誉为“中国橙橘之乡”,而蒲江县则占据成都地区70%以上的产量,两地凭借独特气候与土壤条件成为全国核心产区。
-
眉山丹棱县:这里是耙耙柑界的“天花板”,气候冬暖夏凉,年均温16℃,日照超1060小时,土壤富含矿物质。果农采用农家肥、套袋技术,产出的果实糖度高达14.5%,单果重可达460克,远销俄罗斯及东南亚,电商复购率达38%。
-
蒲江县:种植面积约18万亩,占成都产量70%以上,昼夜温差15℃促进糖分积累。采用“两个替代”技术(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替代农药),果质国际认可,出口至新加坡、加拿大等地,年产值超30亿元。
-
其他产区:彭山、仁寿等地也有规模化种植,但眉山和蒲江因地理标志认证、规模化生产及品牌化运营,形成不可复制的产业优势。
小贴士: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是耙耙柑最佳品尝期,春节后口感更佳。选购时可认准眉山、蒲江产地标识,软皮、高扁圆形为品质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