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三线一网底”是指由疾控中心、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三条专业防治线,与基层乡镇(社区)工作网底共同构成的综合防控体系,旨在通过多部门协作实现艾滋病检测、治疗、管理的全覆盖。核心亮点包括:疾控主导预防干预、医疗机构负责抗病毒治疗、妇幼机构阻断母婴传播,基层网底落实随访督导,形成上下联动的防治闭环。
-
三条专业防治线分工明确
疾控中心作为技术牵头单位,统筹疫情监测、高危人群干预和宣传教育;定点医院提供抗病毒治疗及并发症处理,确保患者规范化用药;妇幼保健院重点筛查孕产妇,通过母婴阻断技术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三方定期会商、数据共享,避免防治漏洞。 -
基层网底筑牢防控根基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承担感染者日常随访、服药督导及健康档案管理,配备专职人员按50-100名感染者/人的标准服务。通过“分片包干”制度,追踪流动患者、核查治疗依从性,确保防治措施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
协同机制提升整体效能
联合督导、信息互通和考核问责是体系运转的关键。例如,凉山州通过“四级书记抓艾防”压实政府责任,将防治成效纳入政绩考核;四川多地推行“三线”机构联合督导,现场反馈问题并限期整改,形成防治合力。
总结:该体系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基层执行力结合,显著提升了艾滋病发现率、治疗覆盖率和母婴阻断成功率。未来需持续强化人员培训和技术下沉,尤其关注偏远地区的网底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