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春夜月·近清明》是宋代黄孝迈的词作,其最后一句为 “重见桃根” ,全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明前夜的孤寂与思乡情愫。
全词内容与结构
全词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的交融,展现了清明前夜的独特氛围:
-
上片 :以“翠禽枝上消魂”开篇,奠定哀婉基调,次句“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进一步渲染物是人非的怅惘。下片“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以拟人手法表达对春光易逝的无奈。
-
下片 :通过“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等意象强化孤寂感,结尾“惟有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以时空交错表达对故居的追思。
艺术特色
-
婉约风格 :黄孝迈的词以风度婉秀著称,此词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和景物描写,展现了婉约词的特点。
-
时空对照 :词中“近清明”的时间节点与“天长梦短”的时间维度形成对比,强化了物是人非的悲怆感。
最后一句“重见桃根”既是情感的归宿,也隐含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使全词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