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炎(自免肝)的死亡几率约为10%-20%,但通过规范治疗和定期监测可显著降低风险。关键因素包括:早期诊断、及时用药(如免疫抑制剂)、避免肝硬化和肝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
疾病分期影响预后
早期确诊且未出现肝硬化的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90%,而进展至肝硬化阶段后死亡率可能上升至40%。纤维化程度(通过肝弹检测或活检评估)是重要指标。 -
治疗依从性的作用
坚持使用泼尼松、硫唑嘌呤等药物可使80%患者病情稳定,但自行停药可能导致急性发作,死亡风险骤增。定期复查肝功能、IgG水平至关重要。 -
并发症的致命威胁
肝衰竭或肝癌是主要死因,占死亡病例的60%以上。合并腹水、肝性脑病的患者1年内死亡率可达50%,需考虑肝移植(术后5年生存率约70%)。 -
个体差异因素
老年患者、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或病毒性肝炎者预后较差。女性患者占病例80%,但男性更易快速进展为肝硬化。
提示: 自免肝虽无法根治,但属可控疾病。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治疗期间严格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