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菜被称为“革命菜”的命名源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特殊历史背景。以下是具体原因:
-
历史典故
在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中国红军长征途经广东、广西等地时,面临严重物资匮乏的困境,尤其是粮食短缺。当地百姓将一种可食用的野菜(即野茼蒿)提供给红军充饥,帮助红军渡过了艰苦的长征岁月。为纪念这段历史,这种野菜被赋予了“革命菜”的称号。
-
其他称呼
由于野茼蒿在不同地区有多个俗称,如“飞机草”“东风菜”“安南草”等,这些名称反映了人们对它的熟悉程度和地域差异。
-
文化象征
“革命菜”不仅是一种食物,更象征着革命年代中国人民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的顽强生命力与自力更生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仍被广泛传颂。
补充说明
野茼蒿(学名:Anethum chrysanthemum)原产热带非洲,后随人类活动扩散至中国南方地区,具有耐旱、繁殖力强等特点,曾为红军等革命力量提供重要食物来源。其嫩叶可凉拌食用,茎可入药,具有健脾消肿、清热解毒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