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确定分配生的核心依据是初中毕业生人数均衡分配、学生资格严格审核及中考成绩择优录取,关键政策亮点包括:分配比例不低于60%(2025年提升至70%)、学籍满3年无转学记录、志愿填报与分数挂钩。
-
分配原则与比例
优质高中将招生计划的60%-70%作为分配生名额,按初中学校毕业生人数比例分配,薄弱初中适当倾斜。例如,某高中招生1000人,至少600个名额分配给区域内各初中,毕业生越多的学校获得的名额越多。 -
资格审核条件
学生需满足“人户住一致”(户籍、房产、学籍统一)、连续就读3年且无转学记录,综合素质评价达标。初中学校通过两次审核(入学时核查户籍、中考前公示名单)确认资格,造假者取消录取。 -
志愿填报与录取规则
分配生仅限填报第一批次第一志愿,录取时享受统招线下最高50分的优惠(如郑州),部分地区降至70分(如淇县)。中考成绩相同则按语数总分、单科成绩排序录取,未用完名额回收至统招计划。 -
政策导向与家长建议
分配生制度旨在促进教育均衡,避免择校竞争。家长需注意:盲目转入“名校”可能丧失分配生资格,就近入学反而增加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
合理利用分配生政策,既能减轻升学压力,也能让孩子在公平竞争中获益。建议提前了解本地细则,确保符合资格并科学填报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