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虢国贵族墓葬群
三门峡虢国夫人墓地是中国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重要考古发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是迄今发现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西周至春秋时期大型邦国公墓群。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资料的关键信息:
一、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
地理位置
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地处黄河中游,是西周虢国诸侯贵族的陵墓群。
-
历史分期
埋葬年代下限为公元前655年晋国灭虢时期,上限为春秋早期,覆盖约200余年。
-
虢国背景
虢国是西周初期重要诸侯国,由周文王弟弟虢仲、虢叔分封建立,其疆域包括今河南、陕西一带。西周晚期因政治动荡被郑国、秦国灭亡,东虢、西虢分治,上村岭墓地属于东虢遗存。
二、重要发现与文物
-
墓葬规模
共发掘墓葬234座,车马坑4座,是已知规模最大的虢国墓葬群。其中1727号车马坑保存完好,出土青铜器、玉器等9179件。
-
代表性文物
-
青铜器 :包括三足鼎、簋等礼器,部分器物铭文为“虢姜作器”,证明出土文物与虢国夫人(虢姜)密切相关。
-
玉器 :出土组合玉佩饰,反映当时礼乐制度。
-
-
历史价值
凭借完整的车马坑群和系统化陪葬结构,为研究西周至春秋早期诸侯国贵族的丧葬制度、礼乐文化及权力结构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三、保护与研究
-
保护措施
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发现被盗墓后加强保护。2012年发掘的虢季夫人墓(2012号墓)出土了更多文物。
-
博物馆建设
依托上村岭墓地建立虢国博物馆,展示出土文物,并成为集陈列、研究、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
四、学术意义
-
填补了西周至春秋早期诸侯国公墓研究的空白;
-
通过铭文与器物实证,深化了对虢国历史文化的认知;
-
为研究古代礼乐制度、贵族生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总结 :三门峡虢国夫人墓地是研究西周至春秋早期历史文化的瑰宝,其发现不仅揭示了当时的丧葬艺术,更展现了虢国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