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古城在历史上有多个名称,其名称与行政范围、历史时期的变迁密切相关:
-
古称“陕州”
陕州古城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行政区划,始建于公元前113年,因位于陕州盆地而得名。其范围大致覆盖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辖区,是豫西地区的重要历史名城。
-
历史别称“虢国”
在春秋战国时期,陕州地区曾为虢国领土,因此也被称为“虢国”。但这一名称多与特定历史事件相关(如春秋时期晋国伐虢),并非古城长期使用的正式名称。
-
其他相关名称
- 唐宋时期,陕州因境内有“铁牛”(即唐代著名水利工程)而闻名,白居易、苏轼等文人曾以此为题材创作诗篇。
补充说明
现代三门峡市因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建设而发展,城市名称已更改为“三门峡市”,但古城本身仍保留着“陕州”的历史文化遗产。若特指古城遗址,仍可称为“陕州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