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和立秋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重要节点,分别标志着暑热消退和秋季开始,民间围绕它们形成了丰富的习俗,如“贴秋膘”“吃鸭子”“祭祖迎秋”等,既蕴含养生智慧,也承载文化传承。
-
立秋习俗:丰收祈愿与养生调节
- 啃秋瓜:立秋当日吃西瓜或香瓜,寓意“咬住凉爽”,防秋燥。
- 贴秋膘:暑热后食肉进补,补充夏季消耗,北方流行炖肉、饺子等。
- 晒秋:农家晾晒谷物果蔬,形成五彩斑斓的丰收景观,如江西婺源特色民俗。
-
处暑习俗:送暑迎凉与感恩自然
- 吃鸭子:处暑时节鸭肉肥美,民间有“处暑送鸭,无病各家”之说,常烹制百合鸭、柠檬鸭。
- 放河灯:沿海地区放灯祈福,悼念逝者,寄托平安愿望。
- 开渔节:东海渔民举行祭海仪式,庆祝禁渔期结束,祈求鱼获丰盈。
这些习俗融合了自然节律与人文情怀,至今仍通过饮食、仪式等活动延续,提醒人们顺应时节,感恩自然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