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市古称 袁州 ,其名称源于东汉时期。以下是具体说明:
-
名称由来
宜春之名最早见于《郡县释名》,因城西有美泉,"夏冷冬暖,莹媚如春"得名"宜春"。另有传说称汉高祖刘邦曾在此设县,因居者以袁山(城东北五里山)命名。
-
历史沿革
-
西汉时期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设立宜春县,属豫章郡。
-
东汉时期 :光武帝刘秀重建东汉后,因袁京隐居袁山,将县名改为"袁州"。
-
后续变迁 :三国、南朝、隋唐等时期,袁州多次调整隶属关系,至隋朝设袁州府,治所仍在宜春。
-
-
行政区划调整
宜春县在历史上曾多次分设、合并,如汉武帝时期设宜春侯国,隋朝置袁州府,清朝末年改为宜春县,1979年撤县设市,1993年撤区设市,形成现行政区。
宜春古称袁州,这一名称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至今仍被部分文献和地名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