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紫薇老师是中国学术界青年人才的杰出代表,29岁破格晋升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成为农林经济管理领域的标杆人物。她的成就源于交叉学科研究能力、扎根中国实践的学术理想,以及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卓越,其团队在《科学》期刊发表的生物育种经济研究长文,实现了中国该学科的历史性突破。
-
学术突破:国际视野与中国问题的融合
叶紫薇聚焦农业生物经济,尤其关注生物育种技术的经济与环境影响。她将美国玉米带的抗虫玉米研究与中国农业政策需求结合,填补国内空白,研究成果登上《科学》期刊,成为国内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首篇研究长文。这种“立足中国大地看世界”的视角,为农业政策制定提供了实证支持。 -
育人理念:教学相长的教育家精神
作为本科生班主任和研究生导师,她以“认识自我、探索热情”为核心,引导学生多元发展。其课程《计量经济学B》《环境价值评估》覆盖本硕博200余名学生,广受好评。学生评价她“像一棵树,投下荫凉,也托举理想”,班级更获校级示范班集体荣誉。 -
破格晋升:人才评价改革的缩影
中国人民大学通过战略性人才评审制度,打破资历限制,以成果为导向支持青年学者。叶紫薇入职不到3年即晋升教授,体现了高校“破除唯论文论”的改革方向——重视实际贡献,鼓励“真科研”与“真育人”。
叶紫薇的故事启示我们:青年学者的成长需要政策支持与个人坚守的双重助力。她的经历不仅是学术标杆,更展现了当代青年将家国情怀融入科研实践的生动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