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凤菜与白子菜虽然同属菊科三七属,但存在以下主要区别:
一、形态特征差异
-
叶柄与假托叶
白凤菜具有长叶柄,基部有假托叶;白子菜叶柄较短且无假托叶。
-
叶片形态
白凤菜叶片椭圆形、匙状,偶有提琴状浅裂,两面密被短贴毛,叶脉和细脉不明显;白子菜叶片较宽大,头羽裂,叶背通常为黄色。
-
花果特征
白凤菜头状花序呈叉状分枝,花冠黄色,瘦果圆柱形;白子菜花序较小且密集,花冠颜色可能较浅。
二、生长环境与分布
-
白凤菜 :特有于福建漳州及台湾中北部,多生于低山阴湿处或农田边缘,近年因炒食需求增加而扩大种植。
-
白子菜 :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野外,如广东、广西等地,适应性强且分布范围更广。
三、用途与文化差异
-
食用与药用 :两者均可食用,但白凤菜因密实短茸毛需旺火炒制,常搭配蒜末等调料;白子菜则多作为普通蔬菜食用。
-
俗称与别称 :白凤菜又称片仔癀草、白担当、肝炎草,具有清热解毒等传统功效。
总结
两者外观相似但可通过叶柄、叶片形态及生长环境进行区分。若需药用,需注意区分药用品种(如土三七)与食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