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健康食堂建设方案的核心在于以科学膳食为基础,通过组织管理、菜品优化、环境营造和健康教育四大维度,打造符合“三减”(减盐、减油、减糖)标准的健康餐饮场景,满足不同人群营养需求并推动健康饮食文化普及。
-
组织管理规范化
设立由单位领导、后勤、工会等组成的营养健康管理委员会,制定“三减”工作计划和食材采购制度,确保食材新鲜多样,减少腌制、腊制等高盐高脂食材使用。建立盐油糖使用台账并定期公示人均摄入量,配备专职营养师指导配餐和培训。 -
菜品设计与烹饪科学化
每周提供至少25种食物,每餐包含谷薯类、蔬果类、优质蛋白等3类以上食材,深色蔬菜占比超50%。优先采用蒸、煮、炖等低损耗烹饪方式,减少煎炸;开发低盐低糖菜品并公示营养标识,针对肥胖或慢性病人群提供特殊配餐。 -
环境与服务健康化
设立“营养健康角”配备体重秤、血压仪等自测工具,张贴膳食宝塔等科普内容。采用分餐制并提供公筷公勺,主动供应小份菜和免费白开水。室内全面禁烟,座位保持间距,营造无烟、低密度的就餐环境。 -
健康教育常态化
每年开展2次以上营养讲座或厨艺大赛,通过宣传栏、电子屏等普及“三减”知识。利用智能化系统分析用餐数据,推送个性化健康建议,定期收集职工反馈优化服务。
通过系统化的建设与持续改进,营养健康食堂不仅能提升职工健康水平,还可成为推广合理膳食的示范窗口,助力“健康中国”行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