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下旬的寒潮是近年来强度较强的一次天气过程,其严重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降温幅度与范围
-
降温剧烈
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8-14℃,局地降幅超过15℃。例如,银川1月26日最高气温降至-8℃,北京降至-2℃,武汉、长沙从20℃骤降至7-8℃。
-
影响范围广
寒潮波及新疆、内蒙古、东北、华北、黄淮、江南及华南等地,甚至延伸至海南,覆盖全国24个省区。
二、天气现象与影响
-
雨雪天气
23日至27日,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雨雪,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三省等地局地降雪量达15-20厘米,贵州、湖南西部等地出现罕见冻雨。
-
低温与冻害风险
北方多地最低气温跌破-20℃,东北部分地区可达-30℃以下,南方城市如广州需应对极端低温对交通、能源和农业的冲击。
-
春运叠加影响
与2024年春节前后类似,此次寒潮正值春运高峰,易引发道路结冰、交通拥堵和电力设施压力增大等问题。
三、气象因素与预警
-
冷高压强度大
寒潮伴随冷高压南下,中心气压超1060百帕,为2025年开年以来最强冷空气过程。
-
多部门联合预警
中央气象台及地方气象台连发寒潮、暴雪、大风等预警信号,提醒公众防范道路结冰、暴雪对交通和农业的影响。
总结
2025年1月下旬的寒潮以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为特点,不仅导致气温剧烈波动,还引发雨雪天气和春运交通压力。建议公众及时关注天气变化,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并防范道路结冰等次生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