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的制作方法需结合中医理论、食材特性及现代烹饪技术,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按制作方法分类
-
炖
-
隔水炖:加料封口,武火炖3小时;不隔水炖: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炖至酥烂
-
适用场景:肉质较紧的食材(如羊肉、牛筋)
-
-
熬
-
先炒后煮,文火长时间熬煮至汤汁浓稠,多用于胶质丰富的原料(如阿胶、海参)
-
适用场景:滋补类药膳(如石斛粥、人参汤圆)
-
-
煨
-
低温慢煮,使食材充分吸收药膳成分,汤汁醇厚
-
适用场景:根茎类食材(如山药、莲子)
-
-
蒸
-
利用水蒸气加热,保持食材形状完整,原汁原味
-
适用场景:易熟食材(如鱼、蛋)
-
-
煮
-
武火煮开后转文火,时间较短,突出主料风味
-
适用场景:蔬菜类药膳(如青菜豆腐汤)
-
-
卤
-
调制卤汁(如红卤、白卤),文火煮至食材酥烂透骨
-
适用场景:肉类药膳(如卤牛肉、卤鸡)
-
-
炸
-
油温七成热时下锅,快速翻炒至金黄酥脆
-
适用场景:动物性食材(如鸡翅、鱼片)
-
-
烧
-
先煸炒后调味收汁,汤汁浓稠,色泽红亮
-
适用场景:酱香类药膳(如红烧肉药膳)
-
二、通用原则
-
药膳配伍
-
遵循中医“四性五味”理论,寒热平和、虚实互补
-
例如:补阳药膳用羊肉、核桃;滋阴药膳用百合、银耳
-
-
火候控制
-
药膳需分阶段调整火候,避免焦糊影响药效
-
如:炖煮类药膳需长时间低温熬煮
-
-
调味平衡
-
以食物本味为基础,适量添加葱姜蒜、胡椒等调味
-
避免过咸过甜,突出药膳的自然风味
-
三、典型药膳示例
-
药膳羊肉煲
-
材料:羊肉、白萝卜、当归、枸杞等
-
步骤:当归、枸杞炒干后与羊肉同炖,加入白萝卜片继续炖煮
-
-
人参汤圆
-
材料:人参、黑芝麻、糯米粉等
-
步骤:人参研粉与黑芝麻混合,包入糯米团煮熟
-
-
桂圆石斛汤
-
材料:桂圆、石斛、白糖等
-
步骤:两者同煮15分钟,不可久煮
-
通过以上方法,既能保留药膳的保健功效,又能兼顾口感与营养。实际制作中可根据需求灵活调整配料与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