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节气。以下是关于立秋的详细说明:
一、基本定义与时间
-
节气定位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开始。
-
时间范围
每年公历8月7日或8日交节,具体时间需根据太阳到达黄经135°的天文观测确定。
二、自然与农业意义
-
阴阳转变
立秋象征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自然界由阳盛转向阴盛的转折点。
-
物候特征
-
中稻开花、大豆结荚、玉米抽丝、棉花结铃等农作物进入成熟期。
-
植物开始从繁茂生长转向成熟结果,呈现“秋风萧瑟天气凉”的景象。
-
三、文化与习俗
-
古时习俗
古代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如天子设坛迎秋、军士勤操战技等。
-
现代活动
立秋后天气转凉,适合登山、野营等户外活动,但需注意“秋老虎”可能仍较炎热。
四、与其他节气的区别
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秋季还包括处暑(约9月7-9日),此时段才真正进入凉爽天气。
立秋不仅是二十四节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然规律与人类活动交融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