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和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重要节气,具体信息如下:
一、时间范围
-
小暑
-
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 7月7日前后 (具体日期在7月6日至8日之间),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
-
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天气开始炎热,但尚未达到最热阶段。
-
-
大暑
-
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 7月23日前后 (具体日期在7月22日至24日之间),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
-
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代表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常伴高温酷暑和潮湿天气。
-
二、气候特征
-
小暑 :
气温逐渐升高,进入伏旱期,阳光强烈,适合开展户外活动。
-
大暑 :
天气炎热至极,湿度大,常出现30-33天的三伏天,需注意防暑降温。
三、民间习俗
-
饮食习俗 :
大暑期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等传统,民间称“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
农事活动 :
小暑前后是东北、西北地区小麦收割季,需注意防暑。
四、时间差异
- 小暑与大暑间隔约 15天 ,时间差为夏至(6月21/22日)到大暑(7月22/24日)的天数。
以上信息综合了多份权威资料,可确保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