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荠菜、刺嫩芽、柳蒿芽等
东北地区常见野菜种类丰富,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以下为代表性品种及特点:
一、核心特色野菜
-
蒲公英(婆婆丁)
- 春季开黄花的草本植物,根状圆锥形,表面棕褐色。可凉拌、包饺子或腌渍,味道微苦后生甜,辣味中透清香。
-
荠菜(地菜)
- 白色细嫩的叶茎,羽状深裂,常用于包饺子、炖汤或凉拌。具有和脾、利水等药用功效。
-
刺嫩芽(山野菜之王)
- 带刺的蕨类植物嫩芽,口感嫩滑,与香椿类似。可炒鸡蛋、凉拌或腌渍,具有清热解毒、补虚止咳的保健作用。
-
柳蒿芽
- 春季柳树嫩叶,清香宜人,焯水后凉拌或炒食。含丰富维生素,被称为“东北野菜之王”,古契丹人视为“救命菜”。
二、其他常见品种
-
大耳朵毛 :多形态名称如大耳毛、东风菜,可沾酱食用或包包子。
-
灰菜(灰条条) :田间常见,清炒后清香,含钙量高。
-
曲麻菜(苣荬菜) :叶片带刺,折断有乳白色汁液,具有清热解毒功效。
-
马齿苋(瓜子菜) :肥厚多汁,适合凉拌或包饺子,兼具清热与降糖作用。
三、食用与药用价值
-
食用 :多数野菜可凉拌、炒食或腌渍,如柳蒿芽、荠菜;部分如蒲公英、刺嫩芽可入药。
-
药用 :刺五加、马齿苋等可入药,具有滋补或清热功效。
建议根据季节采摘,春季以荠菜、柳蒿芽为主,夏季可选刺嫩芽、马齿苋,秋季适合挖掘蒲公英、灰菜等。部分野菜如马齿苋、曲麻菜需控制摄入量,糖尿病患者可搭配蒜末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