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低保新政策标准主要在保障范围、申请条件、补贴标准及审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具体如下:
一、城乡低保标准提升
-
全国范围
-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52元、56元,城市标准从不低于700元/月提升至不低于740元/月,农村标准从不低于450元/月提高至不低于485元/月。
-
部分地区如安徽临泉县(A类300元/月)、贵州六盘水市(农村6200元/年)等也同步上调。
-
-
特殊群体补贴
-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提高至不低于100元/月,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保持90元/月。
-
集中养育孤儿和散居孤儿标准分别提高至1700元/月和1200元/月。
-
二、申请条件与家庭收入核算
-
收入认定
-
除工资收入外,补贴、经营收入、存款利息等均纳入核算。
-
家庭财产审查更严格,商品房、车辆、存款超限将取消低保资格。
-
-
财产状况
-
必要生活用房和生产工具不计入财产认定。
-
子女存款超5万元、家庭拥有高档手机等行为可能影响资格。
-
-
劳动能力评估
- 优先推荐就业,对有劳动能力者不再直接发放救济金。
三、申请程序与审核机制
-
申请方式
-
书面申请可通过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或“e救助”微信公众号提交。
-
特困人员可通过电话申请。
-
-
审核流程
-
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民主评议、信息核查等方式。
-
家庭财产申报需定期复核,动态管理频率提高至每年至少一次。
-
-
公示与反馈
-
审批结果需在村、社区公示,申请人对不批准决定可申请复核。
-
举报村书记索贿等违规行为可通过纪委渠道维权。
-
四、其他注意事项
-
资格取消情形 :包括拥有商品房、车辆、存款超限、故意不就业、吸毒赌博等。
-
动态调整 :各地根据经济状况调整标准,例如河南、湖南等地月均提标幅度达52%-56%。
以上政策体现了国家对困难群体保障力度的持续加大,同时通过细化认定条件和强化审核机制,确保资源精准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