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粮食产量占全国比例持续攀升,2024年达到11.3%,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贡献了全国每9碗米饭中的1碗。这一成就得益于黑土地资源优势、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大农业体系的深度融合,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黑土地与规模优势
黑龙江拥有全国最大的耕地规模,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等黑土带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逐年提升。全省高标准农田面积超1.2亿亩,规模全国第一,为粮食稳产高产奠定基础。
科技赋能单产提升
通过推广大垄密植、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粮食综合单产同比提高2.7%。农业科技贡献率达70.8%,无人化智慧农场、生物技术应用等推动传统农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
政策与产业协同
黑龙江落实“粮头食尾”战略,培育“黑土优品”等区域品牌,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超1亿亩。垦地合作模式带动8.4万个农民合作社协同发展,形成从种植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未来,黑龙江计划将粮食产能提升至1800亿斤,进一步巩固“中华大粮仓”地位。这一目标不仅关乎区域发展,更是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