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检查井的设置间距需根据管道长度、地形地貌、排水需求及维护便利性综合确定,具体要求如下:
一、基本设置间距
-
常规道路
雨水检查井的间距通常为 25-50米 ,连接管与街道排水管渠的检查井间距不宜超过50米。
-
特殊地形调整
-
平地或坡度较小的区域可适当延长至 50-100米 ,减少检查井数量;
-
坡度较大的山区或复杂地形需缩短间距至 30-50米 ,并增加检查井密度。
-
二、影响因素
-
管道长度
管道长度超过100米时,建议每 100米 设置一个检查井,便于维护和故障排查。
-
排水能力与管径
-
管径大于800mm时,连接管与主管道可共用检查井,无需单独设置;
-
管径较小(如200mm以下)时,建议加密检查井间距至 40-60米 。
-
-
道路纵坡
纵坡大于0.02时,需缩短检查井间距至 25-30米 ,确保排水效率。
三、其他注意事项
-
连接管要求 :连接管长度不宜超过25米,串联雨水口个数不超过3个;
-
规范依据 :具体设置需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规范,例如地下水水源地周边30米内禁止设置污染源。
实际设置时应结合现场条件,参考相关规范(如《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计规范》)进行优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