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草原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主要草原类型
-
草甸草原
主要分布于盟东北部和东部地区,覆盖17.96万平方公里,是森林向草原过渡地带。该区域以低山丘陵、高平原与宽谷平原为主,水草丰美,优良牧草占草群50%,是优质牧场。
-
典型草原
分布于盟中部,是锡林郭勒草原最具代表性的类型,兼具温带草原的典型特征,与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共同构成草原生态系统的核心部分。
-
荒漠草原与沙地植被
主要分布在草原边缘地带,适应干旱环境,植被以耐旱植物为主,是生态过渡区域。
二、细分区域类型
-
东乌珠穆沁草原 (西北部)
世界四大草原之一,以华丽壮美的景观著称,被称为“天堂草原”,兼具草原与荒漠过渡特征。
-
西乌珠穆沁草原 (东南部)
与东乌珠穆沁草原并称,保留完整原生态,2016年被划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以“河曲流银”景观闻名。
-
乌拉盖大草原 (北部)
覆盖面积广,地势平坦,是草原向荒漠延伸的典型区域。
三、生态保护与利用
锡林郭勒草原包含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和河谷湿地等多样化生态系统,1997年被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上述生态类型。近年来,当地通过科学休牧、生态补贴等措施,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双赢。
锡林郭勒盟草原以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为主,同时包含荒漠草原等过渡类型,兼具生态多样性与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