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不属于夏季,而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节气归属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位于立秋之后、白露之前,通常出现在每年公历8月22日-24日之间,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
二、名称含义
“处”字有“躲藏”“终止”之意,处暑表示炎热暑天即将结束,但实际天气变化存在地区差异:
-
北方地区 :处暑后气温明显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进入秋季凉爽天气;
-
南方地区 :受海洋调节作用,仍较炎热,需关注短期回热天气,秋季特征不明显。
三、气候特点
-
气温变化 :处暑标志着高温结束,但南方仍可能持续30℃以上高温,北方昼夜温差显著;
-
天气现象 :北方多刮风、秋雨,南方雷暴活动减少,降雨趋势减弱。
四、季节划分争议
处暑作为秋季节气,其气候特征与夏季有本质区别:
-
物理学角度 :季节变化由地球公转决定,节气仅反映太阳位置,不能单独定义季节;
-
气象学角度 :气象学以平均气温划分季节,我国南方夏季延长至9月,北方秋季开始于立秋(约8月7-9日)。
处暑是夏季向秋季过渡的节点,但实际天气变化因地理位置不同存在差异。北方地区已明显转凉,南方仍属夏季,需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