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治病的最佳时间需根据生长阶段和病虫害类型综合判断,主要分为以下阶段:
一、返青拔节期(3-4月)
-
关键作用 :此阶段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茎秆逐渐强壮,抗病虫害能力提升,是防治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苗期病害的首选时期。
-
操作建议 :返青后尽早喷施杀菌剂,如1.8%阿维·高氯乳油+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重点喷淋茎基部。
二、孕穗期(4-5月)
-
关键作用 :需防治白粉病、锈病、纹枯病等,同时促进分蘖和穗粒形成,提高成穗率。
-
操作建议 :结合叶面肥使用,推荐配方为索菲克健君纱50-100克+翡旺150-200克,兑水25-30公斤喷雾。
三、灌浆期(5-6月)
-
关键作用 :需防范赤霉病、蚜虫、吸浆虫等,同时补充营养促进灌浆,提升千粒重。
-
操作建议 :使用氰烯菌酯防治赤霉病,吡虫啉防治蚜虫,配合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使用。
四、冬前除草期(11月-次年3月)
-
关键作用 :清除越冬杂草,减少病虫害越冬基数。
-
操作建议 :选择晴朗无雨天气,药量需根据草龄调整,避免药害。
注意事项
-
避免过早或过晚 :过早喷药可能因茎叶未充分吸收失效,过晚则害虫繁殖快且难控制。
-
结合天气条件 :高温、降雨会影响药效,建议选择晴朗无雨的上午9点前或下午4点后施药。
-
药剂选择 :不同病害需针对性药剂,如纹枯病用井冈霉素,锈病用氟环唑等。
通过分阶段防治,可有效控制病虫害,保障小麦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