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打药治虫需根据生育期和病虫害发生阶段综合确定,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一、关键生育期与对应防治阶段
-
分蘖期(移栽后15-20天/直播后20-25天)
-
防治对象:钻心虫、卷叶虫、稻飞虱、纹枯病
-
关键症状:苗株发黄、矮化、螟虫枯鞘
-
特点:此时分蘖初期,需促进返青发蔸。
-
-
孕穗期(拔节后至抽穗前)
-
防治对象: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卷叶螟
-
关键症状:叶片卷白、枯心团、穗部畸形
-
特点:需防止病虫害影响灌浆和结实率。
-
-
齐穗期(抽穗后80%植株)
-
防治对象:稻飞虱、纹枯病、穗瘟病、稻曲病
-
关键症状:空壳少、籽粒不饱满、叶片卷曲
-
特点:需补充微量元素(如硼、锌)促进灌浆。
-
二、每日最佳施药时段
-
上午 :10:00前
-
下午 :15:00后
-
避开时段 :中午高温(12:00-15:00)、雨天及露水未干时
三、特殊注意事项
-
品种与栽培管理
-
不同品种对病虫害敏感度不同,需结合实际情况调整用药;
-
育秧方式(直播/移栽)会影响发病时间。
-
-
环境因素
-
夏季高温会降低药效,需选择早晚低温时段;
-
雨后需补喷,避免药液被冲刷失效。
-
-
病虫害监测
-
优先防治危害群体(如稻飞虱爆发期)和易感品种;
-
症状出现初期(如叶鞘变黄、叶片卷曲)需及时处理。
-
四、补充说明
-
首次用药 :移栽后15-20天或直播后20-25天,防治分蘖期害虫;
-
第三次用药 :齐穗期,重点防治稻飞虱、穗瘟病等;
-
特殊病害 :纹枯病可用醚甲环唑、丙环唑等药剂,稻瘟病需配合杀菌剂。
通过以上分阶段、时段化管理,可有效控制病虫害,提高水稻产量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