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水稻防病用药的综合方案,分阶段、分病害进行详细说明:
一、播种至秧苗期(苗期)
-
病害防治重点
种传病害(如稻瘟病、恶苗病)和土传病害(如纹枯病)。
-
药剂使用
-
种传病害 :用咪鲜胺或氰烯菌酯2500-3000倍液浸种,或氯溴异氰尿酸浸种灵拌种。
-
土传病害 :2.5%适乐时2000-4000倍液浸种。
-
害虫防治 :稻蓟马可用多杀霉素、球孢白僵菌拌种,稻飞虱可用吡虫啉3-6克/公斤稻种拌种。
-
二、幼穗分化末期至破口期(分蘖期)
-
病害防治重点
稻瘟病、纹枯病、穗颈瘟及二化螟。
-
药剂使用
-
稻瘟病 :破口前5-7天喷施三环唑加磷酸二氢钾,齐穗期补喷。
-
纹枯病 :发病初期喷施己唑醇、氟环唑,配合灌根。
-
二化螟 :移栽前2-3天喷施三环唑加康宽或甲维盐三唑磷。
-
三、穗期
-
病害防治重点
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及穗瘟。
-
药剂使用
-
稻飞虱 :喷施吡蚜酮、呋虫胺,低龄若虫期配合三氟苯嘧啶。
-
稻纵卷叶螟 :优先使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化学药剂可选氯虫苯甲酰胺。
-
纹枯病 :严重时加入苯甲嘧菌酯。
-
穗瘟预防 :齐穗期喷施稻瘟灵或三环唑80ml/亩。
-
四、其他注意事项
-
综合防治策略
-
种子处理(浸种/拌种)。
-
生物防治(如稻瘟灵、井冈霉素)。
-
化学防治需结合低毒高效药剂(如甲维盐、噻虫嗪)。
-
-
抗逆性管理
-
单一品种种植4-5年后更换,避免抗性退化。
-
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
五、药剂选择原则
-
高效低毒 :优先选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等生物农药。
-
轮换使用 :同一药剂避免连续使用2年以上。
-
安全间隔期 :遵循农药说明,避免超量使用。
通过分阶段防治和综合管理,可有效控制水稻病害,保障产量与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