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种小麦吗

种植

宁夏种植小麦,且小麦是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以下是相关信息的综合说明:

一、种植现状与地位

  1.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与水稻、玉米、马铃薯并列为宁夏四大粮食作物,其中冬小麦种植面积占小麦总播种面积的48.8%。

  2. 播种面积与产量

    • 2024年冬小麦播种面积148.6万亩,春小麦播种面积55万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35万亩。

    • 2025年计划春小麦播种面积55万亩,夏播面积932万亩,占全年粮食面积的九成。

  3. 产业地位

    宁夏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小麦年产量稳定在376万吨以上,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品种与技术

  1. 品种改良

    通过持续育种,宁夏培育出宁春50号、宁单40号等10余个优良品种,实现了小麦的多次更新换代。

  2. 高产技术推广

    农业科研机构(如宁夏农林科学院)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例如2015年推广宁春50号春小麦品种及配套技术。

三、种植区域与气候条件

  1. 种植区域

    主要种植区包括原州区、西吉、同心、盐池等,其中引黄灌区冬麦北移种植区覆盖10个县。

  2. 气候适应性

    宁夏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这种气候条件对小麦生长有一定挑战,但通过品种改良和农业技术可有效应对。

四、生产管理

  1. 机械化与现代化

    2025年夏粮收割全面展开,农业部门组织农机作业公司确保机收减损,实现应收尽收。

  2. 政策与保障

    宁夏党委、政府将粮食安全纳入重要战略,通过财政补贴、技术指导等措施保障春播生产。

宁夏不仅种植小麦,而且通过品种优化、技术推广和现代化管理,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小麦产区。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冬养膘的全句是什么

“冬养膘”的全句是:“春季养性夏养骨,秋养毛衣冬养膘 ”。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在春季注重培养性情,夏季注重养骨,秋季注重养毛衣,而冬季则注重养膘。这是古人根据季节变化对人体进行养护的一种传统智慧。在冬季,由于天气寒冷,人们活动减少,适当增加体重和脂肪储备可以帮助身体抵御寒冷,同时也是为来年的生活和工作储备能量

健康知识 2025-04-08

春朝夏宗秋觐冬遇属于什么礼

宾礼 春朝、夏宗、秋觐、冬遇属于古代 宾礼 ,是诸侯朝见天子的礼仪制度,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本定义 宾礼是西周时期五礼之一,主要用于诸侯朝聘、会同等场合,是天子款待诸侯及诸侯使臣的礼节仪式。 二、四季朝见制度 春朝 春季诸侯朝见天子,称为“朝”。这一礼仪体现了对天子的尊重,同时诸侯借此机会述职并讨论天下大事。 夏宗 夏季为“宗”,诸侯在夏季朝见天子,主要目的是陈述治理方国的方略与计划。 秋觐

健康知识 2025-04-08

冬收秋藏是什么意思

“秋收冬藏”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秋天收获,冬天储藏”。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秋季收获农作物后,将这些收获储藏起来以备冬季使用,表达人们在季节变化中合理安排和管理资源的智慧。 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中医角度的解读 秋季养生 :在中医理论中,秋季容易使人感到压抑,因此要以平静、淡然、乐观的态度进行养生,收敛情绪。 冬季养生

健康知识 2025-04-08

冬季养膘什么意思

冬季养膘是指在冬季通过合理饮食和营养补充,增加身体脂肪储备以应对寒冷天气和能量消耗增加的生理需求。这一概念需要从科学角度理性看待,避免与盲目增重或肥胖混淆。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核心概念解析 脂肪储备的重要性 脂肪是人体重要的能量储备形式,冬季时身体代谢率略有上升,肌肉活动量可能因天气寒冷而减少,此时通过脂肪供能的比例会增加。适量增加脂肪摄入有助于维持基础代谢和身体机能,但需注意总量控制。

健康知识 2025-04-08

夏肥秋膘冬什么

“夏肥秋膘冬圆”是一句俗语,用来形容人在一年四季中的体态变化。具体来说: 春天 :人们忙着增肥,为迎接新的一年储备能量。 夏天 :由于气温升高,人们容易增胖。 秋天 :为了应对寒冷的冬季,人们会积累脂肪,形成所谓的“秋膘”。 冬天 :由于食物相对匮乏,人们会进一步增加体重,身体显得更加丰满。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观念也在改变,现在的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对于想要减肥的人来说

健康知识 2025-04-08

夏肥秋膘冬什么

“夏肥秋膘冬圆”是一句俗语,用来形容人在一年四季中的体态变化。具体来说: 春天 :人们忙着增肥,为迎接新的一年储备能量。 夏天 :由于气温升高,人们容易增胖。 秋天 :为了应对寒冷的冬季,人们会积累脂肪,形成所谓的“秋膘”。 冬天 :由于食物相对匮乏,人们会进一步增加体重,身体显得更加丰满。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观念也在改变,现在的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对于想要减肥的人来说

健康知识 2025-04-08

冬藏夏泄春秋是什么

“冬藏夏泄”是中医养生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与“春生夏长”共同构成四季养生四时原则。其内涵与实践方法如下: 一、核心概念解析 冬藏 冬季是万物闭藏的季节,此时阳气内敛,人体新陈代谢减缓。养生原则包括: 早睡晚起,顺应自然节律,待日光充足时起床; 保持温暖,避免过度暴露于寒冷环境,减少阳气外泄; 闭门静卧,减少体力活动,帮助体内阳气潜藏。 夏泄 夏季阳气盛极,万物生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

健康知识 2025-04-08

霜降一般吃些什么菜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段的气候特点使得蔬菜的口感和营养发生独特变化。以下是霜降期间推荐食用的蔬菜及推荐菜谱: 一、推荐蔬菜及口感特点 菠菜 富含铁、钙和维生素A、C,膳食纤维促进肠道健康,适合清炒或做菠菜鸡蛋糕。 萝卜(白萝卜/胡萝卜) 经霜冻后甜味更明显,外皮光滑脆嫩,可煲汤或凉拌,具有天然微甜和清热生津功效。 山药 健脾益肾、润肺止咳,黏液蛋白保护胃黏膜,推荐山药肉末蒸蛋或山药粥。

健康知识 2025-04-08

霜降节气的八种食物

霜降节气的八种食物如下: 梨 : 梨性微寒,味甘,能生津止渴,润燥化痰,润肠通便。秋天坚持每天吃一两个梨,不仅对秋燥症有奇特功能,还能清热、安神,对高血压、失眠多梦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橄榄 : 青橄榄营养丰富,果肉内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10倍,梨、桃的5倍。其含钙量也很高,且易被人体吸收。 柿子 : 柿子在霜降前后成熟

健康知识 2025-04-08

如果经常不吃早餐消化系统会发生什么变化

经常不吃早餐,消化系统可能会变得紊乱,功能减弱,容易引发消化不良、胆结石等问题。 这就好比一台机器,如果总是在该运作的时候不运作,零件就容易生锈、出故障。早餐是启动消化系统这台“机器”的重要时刻,如果经常错过这个启动时间,胃里没有食物供胃酸消化,胃酸就可能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胆汁也会因为长时间没有食物刺激而淤积,增加胆结石的风险。而且,长期不吃早餐,肠道的蠕动也会变得不规律

健康知识 2025-04-08
如果经常不吃早餐消化系统会发生什么变化

宁夏驻京办的职责是什么

宁夏驻京办的主要职责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政务联络与信息传递 中央与地方沟通桥梁 负责协助宁夏委、政府与党中央、国务院各部门及北京市党政机关的政务联络,及时收集、整理和报送政策信息,为地方决策提供参考。 信息整合与分析 对重大政策、经济动态进行跟踪分析,形成综合报告,辅助领导掌握中央精神并推动地方落实。 二、经济协作与项目服务 招商引资与资源对接 推动宁夏与北京及全国的经济合作,组织招商引资活动

健康知识 2025-04-08

宁夏为什么不下大雪了

宁夏不下大雪的主要原因与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及大气环流密切相关,具体分析如下: 一、气候干旱,降水量不足 地理位置与气候带 宁夏深居内陆,属典型大陆型气候,全年平均气温5-9℃。南部固原属南温带半干旱区,北部银川属中温带干旱区,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 降水量分布特征 全年降水量仅180毫米左右,南部泾源县年降水量超1000毫米,而银川等北部地区常年干旱。降水量不足导致地表水分稀缺,难以形成大雪条件。

健康知识 2025-04-08

春花夏风秋月冬雪是什么诗

“春花夏风秋月冬雪”出自禅师《无门关》一诗,全诗为: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说明: 作者与作品 该诗作者为唐代高僧无门禅师,收录于其著作《无门关》中。 诗意解析 自然意象 :诗中通过“春花”“夏风”“秋月”“冬雪”四组意象,概括了四季的典型特征,展现自然循环的永恒美。 禅宗思想 :禅宗强调“心即佛性”,诗中“若无闲事挂心头”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

健康知识 2025-04-08

清代才女吴绛雪的春夏秋冬诗

清代才女吴绛雪的《春夏秋冬》是一组以四季为题材的回文诗,共四首,每首诗均以十个字为纲,采用辘轳体和回文体结合的独特形式。以下是全诗内容及解析: 《春》 原诗 : 莺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莺。 解析 : 结构特点 :上下两联均为七言绝句,通过“春”字回环,形成“春→晴→月→春”的时间循环。 意境 :以莺啼、柳舞、月明等意象展现春日生机

健康知识 2025-04-08

贞宁十二年隆冬在第几章

《观鹤笔记》又名《东厂观察笔记》,是由作者她与灯 所写的一部穿越救赎题材的小说。贞宁十二年隆冬的场景出现在小说的开头部分 ,具体是在描述杨婉穿越到明朝,遇到邓瑛的情节中。以下是相关介绍: 主要内容概述 故事背景 :邓瑛是明朝宦官,因父亲邓颐的罪行而被处以腐刑,成为阉人。杨婉,一位研究邓瑛十年的女博士,意外穿越到六百年前,试图通过自己的知识救邓瑛于危难之中。 主要情节 :在贞宁十二年隆冬

健康知识 2025-04-08

大雪至隆冬始我还发现什么

关于“大雪至,隆冬始”这一节气,除了传统养生、农事活动外,还有以下多方面的发现和注意事项: 一、养生保健 进补原则 大雪是冬季进补的最佳时机,民间有“大雪进补,来年打虎”的说法。此时进补可提升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畏寒症状。建议选择健脾益气、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红枣山药粥、茯苓健脾粥等易消化且养胃的食物。 饮食调理 冬季饮食宜避免粘硬生冷食物,晨起可饮用热粥羹汤以温养胃气

健康知识 2025-04-08

大雪节气是隆冬吗

大雪节气是冬季的节气,但 不代表此时已进入隆冬 。具体分析如下: 一、节气与季节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划分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属于冬季的第三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12月6-8日之间。 季节划分标准 冬季 :立冬(11月7/8日)→小雪(11月22/23日)→大雪(12月6/8日)→冬至(12月21/22日) 隆冬 :通常指冬至后的寒冷时段,即“数九寒天”的中后期 二

健康知识 2025-04-08

三月份下大雪是什么征兆

三月下大雪在不同的地区和年份可能有不同的预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农谚和气象现象的解释: 农谚解释 “雪下三月底,烤火到小满” :如果农历三月底下雪,预示着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天气都会比较冷,这种阴冷的天气可能要持续到小满节气。 “雪落三月尾,六月热死牛” :三月底下雪预示着农历六月份天气会异常炎热。 “暮春雪纷纷,老农要发愁” :春天快要结束了如果还下雪,预示着今年的收成会比较差,农民种地会比较忧愁

健康知识 2025-04-08

贞宁十二年发生了什么

贞宁十二年(1736年)是清朝乾隆帝统治时期的第12年,具有以下重要历史事件: 乾隆帝登基 1735年乾隆帝正式登基,标志着清朝进入了一个新的统治阶段。他在位期间继承并发展了康熙、雍正两朝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推动国家走向繁荣,开创了“乾隆盛世”的辉煌局面。 政治与经济改革 乾隆帝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商业繁荣等,使清朝国力达到鼎盛,疆域进一步扩大。

健康知识 2025-04-08

明朝贞宁年间

明朝没有贞宁年间,但是有宣德年间,宣德年间(1426年—1435年)是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时期,以下是关于宣德年间的一些信息: 政治事件 郑和下西洋 :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进行了第七次下西洋,这次航行不仅展示了明朝的海上力量,也促进了与沿线国家的交流。 耿炳文北伐 :宣德三年(1428年),明成祖派遣耿炳文北伐,巩固了对北方边疆的控制。 文化成就 永乐大典的编纂

健康知识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