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月下大雪”的记录,综合历史资料可归纳如下:
-
1653年(中国江西金溪县)
公元1653年夏六月,金溪县出现罕见的夏季大雪,当时记载“炎日正午,忽降大雪,至檐前则溶湿不见”。
-
1816年(中国青海唐古拉山区)
1816年6月,青海唐古拉山区因西欧暖湿气流南下,导致积雪厚度达16厘米,封冻青藏公路,造成交通瘫痪。
-
1981年(中国山西管涔山、河北张家口)
-
管涔山 :1981年5月31日至6月1日,降下50毫米降雪,积雪深25厘米,持续27小时。
-
张家口 :同年6月5日,气温骤降至-7℃,降大雪,导致4.6万亩农作物损毁。
-
-
1987年(中国上海、河北)
-
上海 :农历闰六月二十四日(公历6月),市区出现小雪,缓解了高温。
-
河北 :1987年6月5日,张家口降大雪,最低气温-7℃,引发农作物损失。
-
补充说明
- 六月下雪多与极端天气事件相关,如冷锋南下、地形影响或气候异常。- 历史文献中的“六月飞雪”常被用作文学隐喻(如《窦娥冤》),但上述记录均为实际气象现象。以上案例涵盖中国及国外不同地区,时间跨度从古代到现代,反映了“六月飞雪”的多样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