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闽粤商人经商活动
壮族三月三抢花炮的来历与 闽粤商人到此经商的活动有关 。相传,在闽粤商人到壮族地区经商的过程中,由于信奉妈祖,他们兴建庙宇进行祭祀活动。在妈祖生日农历三月廿三举行的庙会上,进行了抢花炮的习俗。抢花炮运动始于此时,并逐渐在壮族地区流行开来。
抢花炮的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每支队伍有8名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将花炮放入对方炮台以得分。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壮族三月三还与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有关。相传刘三姐在农历三月初三离世成仙,后人为了纪念她,便在这天聚会唱歌三天三夜,形成了歌圩。虽然这个传说与抢花炮没有直接关系,但它丰富了壮族三月三的文化内涵。
壮族三月三抢花炮的来历主要源于闽粤商人的经商活动和妈祖信仰,后来逐渐演变成具有祈福和娱乐意义的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