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争议
关于2030年到2040年地球是否会进入“小冰河期”的预测,科学界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确定性。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 科学家预测 :
-
瓦伦蒂娜·扎尔科夫教授 及其研究团队在2015年提出,太阳活动将在2030年左右减少60%,可能导致地球进入“小冰河期”或“迷你冰河期”。
-
这一预测基于他们研发的太阳活动周期新模型,该模型关注太阳表面和内部对流区的发电机效应。
- 模型和证据 :
-
扎尔科夫教授的模型预测太阳活动的第26周期(2030年至2040年)将出现“太阳活动极小期”,导致全球温度下降。
-
该模型对1646年至1715年间的小冰期的后报预测准确率达到了97%,但科学界普遍认为,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之间的关系复杂,不能简单地将两者划等号。
- 其他观点 :
-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 认为,从理论推断来看,“太阳活动极小期”是存在的,也可能发生,但仅凭目前的推断还不能下这个定论。
-
其他科学家 指出,虽然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存在关联,但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地球气候是由无数因素共同演奏的,太阳只是其中的一个乐器。
-
气候系统的冷却趋势 :近年来,太阳活动出现周期性减弱迹象,伴随地球大气环流模式的变化,全球气候正朝着更加寒冷的方向发展,但尚未明确确认“小冰河期”即将来临。
- 当前证据 :
- 截至2025年,尽管有科学家预测太阳活动将在2030年减少,从而导致地球气温下降,但这种预测并不一定准确。历史上,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与地球气温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证实。
虽然存在关于2030年到2040年地球可能进入“小冰河期”的预测,但目前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这一说法。科学界对这一预测持谨慎态度,认为需要更多的观测和数据来确认这一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