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夏的诗词,不同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夏初的物候与情感,以下为精选的代表性作品分类整理:
一、自然景观类
-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白居易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立夏后绿意盎然的夏日景象,楼台倒影与池塘水波相映,意境悠远。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借蛙声与稻香,传递出对丰收的祈愿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杨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陆游《立夏》一诗精准捕捉初夏微凉,以"帘栊暑尚微"展现含蓄的夏日氛围,如青梅酸涩的初夏滋味。
二、农耕生活类
-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王安石《初夏即事》描绘农耕时序,薰风送暖与麦香交织,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草深无处不鸣蛙,水满有时观下鹭"
高骈《山亭夏日》通过动植物意象,展现立夏后乡村的生机与活力。
-
"桑蚕吐丝日已斜,燕子衔泥春又归"
元稹《咏廿四气诗·立夏四月节》以细腻笔触记录节气物候,展现农耕文明的精妙。
三、情感哲思类
-
"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伐春归"
吴藕汀《立夏》以"伐春归"的意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豁达态度。
-
"云峰好,徐徐带雨行"
元稹诗中通过云与雨的变幻,隐喻心境的澄明与自然的灵动。
-
"闲看槐荫满亭台,高眠正掩扉"
陆游《立夏前二日作》以"槐荫满庭台"的静谧画面,反衬内心的闲适与淡泊。
四、其他经典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虽为西湖名作,但通过光影变幻展现夏日独特美感。
-
"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张大烈《阮郎归·立夏》)以拟人手法赋予燕子情感,体现自然与生命的诗意共鸣。
以上诗词从不同维度展现了立夏的多元魅力,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也蕴含着农耕智慧与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