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上坟时食用的馍馍,不同地区有特色做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类型及其制作方法:
一、总子福(子福馍馍)
-
材料
- 面粉、核桃、红枣、鸡蛋、发面团(需揉光)
-
做法
- 面团擀成大圆片,包入核桃枣儿馅料(核桃切碎与红枣、鸡蛋混合),捏成长蛇形或花朵状,中间压上鸡蛋。需1小时以上捏制装饰
二、清明粿
-
材料
- 清明菜(鲜嫩绿色,带黄色小花)、糯米粉、大米粉、红糖、猪油、馅心(如豆沙、腊肉丁等)
-
做法
- 清明菜焯水后与米粉混合,揉成面团后分成小剂子,捏成高脚杯状包入馅心,蒸15-20分钟。也可加入艾草汁或糯米粉制成甜味
三、艾草馍馍(天回小学非遗活动)
-
材料
- 清明草、糯米粉、大米粉、白糖水、馅心(如芝麻、豆沙)
-
做法
- 面粉与艾草汁混合揉成面团,包入馅心后压成圆模,蒸15-20分钟。此做法结合了清明时节的自然食材
四、其他地区特色
-
土馍 :发酵面团加入鸡蛋、调料后,搓成面条状油炸或烤制,口感酥脆
-
咸清明果 :用糯米粉皮包入腊肉、笋丁、香菇等馅料,蒸熟后呈饺子形
注意事项
-
清明粿等传统食品需提前准备,部分材料(如清明菜)需现采现用
-
蒸制时间根据馍馍大小调整,避免过久导致塌陷
-
若追求更酥脆口感,可适当增加油炸或烤制的步骤
这些做法融合了传统工艺与节日寓意,既表达对先人的追思,也传承了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