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名茶狗牯脑的来历可综合以下信息整理:
一、产地与命名
-
核心产地
狗牯脑茶产于江西省遂川县汤湖镇狗牯脑山,地处罗霄山脉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雨量充沛,为茶树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
-
命名由来
该茶因产自形似狗头的山峰得名,当地方言中称“牯脑”,后演变为“狗牯脑茶”。另有传说称茶树由一头牛发现,故称“牯脑茶”,后为区分其他茶叶而加“狗”字。
二、历史渊源
-
起源时间
传说始创于清朝嘉庆年间(1796年),茶农梁为镒从南京带回茶籽种植,开创了这一茶种。另有说法认为茶籽可能由广东传入,但权威资料更支持南京说。
-
发展历程
-
梁为镒的子嗣世代传承制茶技艺,形成独特工艺,茶叶以香气高长、口感醇厚著称。
-
民国时期,第五代传人梁德梅为防假冒,在包装上加盖祖传印章,将茶销往广东等地。
-
20世纪50年代,狗牯脑茶被列为全国名茶,制作技艺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三、品质与地位
-
品质特征 :茶叶紧结秀丽,汤色碧绿微黛,表面覆盖柔细白毫,滋味鲜烈收敛,叶底黄绿匀整。
-
文化地位 :作为遂川三宝之一,狗牯脑茶与遂川县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曾作为贡品供帝王享用。
四、传承与保护
-
制茶技艺遵循“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祖训,至今仍由家族传承。
-
2019年被评为江西省名茶,2018年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狗牯脑茶凭借独特的自然条件、精湛的制茶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江西茶文化的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