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根据现有信息,2025年河北沧州仍有练武术的人,具体情况如下:
一、政策推动与传承体系
-
教师培训与职业化提升
截至2025年,沧州计划再培训500人次武术教师,旨在提高武术从业人员的职业化水平,并推动武术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等普及活动。孟村、青县、泊头等地已实现武术进校园全覆盖。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武术作为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通过节庆活动(如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和进社区、进农村等行动得到传承。例如,吴桥杂技作为非遗项目,与武术共同推动文化传承。
二、社会文化氛围
-
传统与现代结合
沧州既有深厚的武术文化底蕴(如六合拳五代习武世家李家镇武馆),也有现代武术普及机制。部分农村地区仍保留传统师徒传承,但面临后继乏人的问题。
-
社区与学校活动
武术训练已融入社区文化生活,部分中小学保留武术课程,公园、运河边等公共场所也能看到市民练武的身影。
三、面临的挑战
-
传承断层风险
部分传统武术(如36路点穴法)因传承人减少面临失传风险,需通过民间渠道(如农村武馆)抢救性保护。
-
资源分配不均
城乡之间、学校与社区在武术培训资源上存在差异,需进一步加大投入以实现均衡发展。
总结
尽管沧州武术传承面临挑战,但政策支持、文化自信和社会参与共同推动武术在2025年仍保持活跃态势。未来需通过创新传承方式、完善培训体系,进一步弘扬传统武术文化。